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探访托克逊大地村:江苏海安人在新疆的“故乡”

2014年05月15日 23: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吐鲁番5月15日电 (杨文浩 孙颉)“50多年了,我们一直生活在这里,平时家里有困难,大家都会来帮忙,现在全家人都会说海安话,汉族朋友也都会说维族话。”见到记者,今年87岁的新疆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夏乡大地村村民阿不拉洪·艾米都拉操着一口地道的江苏海安话高兴地说。

  大地村位于托克逊县夏乡最南端,总人口452人。村里主要有汉族和维吾尔族两个民族,其中,汉族415人,维吾尔族34人。

  据记载,这里的汉族主要是上世纪江苏支边知青及其子孙。半个多世纪以来,该村的汉族和维吾尔族村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相互学习,久而久之,当地汉族村民基本都能说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而维吾尔族村民则大多都会带有海安方言的汉语。

  据村党支部书记周维金回忆,在大地村,汉族村民和维吾尔族村民在多年的朝夕相处中,大家同饮一井水,就像一家人一样,不分彼此。

  周维金说,上世纪60年代,生活在这里汉族人的父辈从江苏海安支边托克逊,为了发展生产,政府当时安排一些当地维吾尔族村民,手把手传授支边来的村民使用坎土曼等本地农具的技巧。后来,支边青年在当地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两个民族的村民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随后的五六十年里这份深厚的友谊变得更加紧密。

  周维金回忆说,1996年,托克逊县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大地村也遭受了洪灾的袭击。洪水过后,有些村民的房子被洪水冲垮了,村民阿不拉洪·艾米都拉家的房子毁坏严重,而当时他家里又缺乏劳动力,一家人为洪灾过后的生计而发愁。

  这时,村民纷纷伸出援手,不分民族,每家每户出工出力帮助阿不拉洪·艾米都拉盖房子,帮助他们一家度过难关。

  村民阿不拉洪·艾米都拉的女儿吐拉汗·阿不拉洪说,96年发洪水,她们家的房子被洪水冲坏了,是在大家的帮助下把房子盖起来的,他们才住上了现在的房子,从那时候开始,她们和这里的汉族人就已经是一家人了。

  “平时,乡里乡亲有什么事情,大家都互相帮忙,农忙的时候大家也相互帮忙干农活,逢年过节大家相互拜年,我们潜意识里没有汉族和维族的区分,都是一家人。”在与村民吉顺芳的聊天中,她用一口娴熟的维吾尔语说。

  村民刘士芳和阿里木·艾米都是一对干农活的好搭档。前几天的一场大风,把阿里木·艾米都家里的棉花苗全都刮坏了,为了抢农时,及时补种,刘士芳把家里的播种机拿出来,同阿里木·艾米都一起,及时将棉种播到了地里。

  2012年,村民阿里木·艾米都发现,种植棉花不仅经济效益低,而且费时费力,就想办法从邻村引进了一种中药材,并进行试验种植,当年就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看到阿里木挣钱后,村民王海华也想种植这种中药材,阿里木·艾米都在得知王海华想法后,主动上门传授种植经验。不少的村民看到阿里木和王海华种植的药材比种植传统棉花收益好,主动调整种植结构,开始种植中药材。

  王海华说,大地村是父辈们支边的第二故乡,但对他们来说,已经是生养他们的第一故乡。

  一天的采访中,记者在大地村听到了很多朴实而又感人的故事,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当地村民团结一家亲的和谐氛围与幸福生活,分享了他们互帮互助共奔幸福生活的快乐与喜悦。(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