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揭榜时,高考“状元”再次成为社会焦点。据《解放日报》6月28日报道,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中,尚未发现一位是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状元”们的职业成就似乎远低于社会的预期。
其实,这个数据去年就被报道过了,是中国校友会网于2009年5月14日发布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据新华网)。一个“旧数据”,却在两天之内就被近两百家媒体转载,相关评论上百篇,网友跟帖更是难以统计,当下社会对“状元”的狂热关注,好像一点儿不比范进中举那时候差。
一名新浪手机用户说:“亏我们还那么崇拜,原来都是赵括、马谡之辈!”类似“恨铁不成钢”的网友颇多,更多网友责怪应试教育。一名凤凰网网友说,“关键不在于对‘状元’的追捧,而在于教育制度。在当前这种用分数说话的制度下,人们当然会盲目追捧最高分者。”
一名搜狐网友说:“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推崇高考‘状元’本来就是学校、学生和社会的功利需要。”
也有人说,对“状元”过高的成就预期,是所有“非状元”们的心理惯性所致。一名凤凰网网友指出,“状元”们即便日后没做领导、企业家或科学家,也同样可以在不同岗位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人们之所以失望,就是因为不自觉地认为“状元”就该老第一。
一名新浪手机网友总结出“状元”没能更有出息的三大因素:一、说明现在的高校能把任何人培养得平庸起来;二、说明“状元”会读书考试,其他方面未必一样强;三、说明学好数理化真是不如有个好爸爸,这个社会规则对谁都不例外。
在新浪网上,一名网友问:对不住了,什么才是顶尖人才?
有人跟帖:两院院士、长江学者、高级工程师,著名企业总裁,省部级以上官员。
很快就有网友拍砖:非也!现在社会在评价所谓成功人士,就是看谁官大、钱多、职称高,或者更有关系,甚至有人会看谁更能够钻营、投机。而教育的初衷首先是让人做有教养的公民。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低学历者成功,学习优秀的人反而失败!
浙江网友“jx408404”分析:“高考‘状元’智商高,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在中国社会,情商远远比智商重要,如果你没有良好的人脉关系,没有投机钻营的本领,要想事业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不是教育的问题,是社会价值取向出现了问题。岂止是‘状元’,社会上老实干活的,有几个是‘成功人士’?”北京网友“e d iso n ”表示。也许真该多几分平常心,去接受“状元”们“泯然众人矣”的现实。正如新浪北京网友“lschih”所说,“高考‘状元’,不一定是‘工作状元’。我们应尊重他们,也别把‘状元’太当回事。就让他们安安静静学习、平平安安过日子吧。”
尽管众说纷纭,尽管跟帖多得数不过来,但“状元”们对此显得很沉默。让群情激动的话题,却没有激动起哪一个“状元”当事人挺身而出,不能不说这很耐人寻味——至少,“状元”们不是点火就着的网络易燃人物。
黄冲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季】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