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分利益链背后存腐败空间 武术加分何时休——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教育新闻

高考加分利益链背后存腐败空间 武术加分何时休

2010年07月07日 08:1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本报6月30日刊发的《高考状元都是“武林高手”?》等一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也引起了湖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报道刊发当天,湖南省委书记周强、副书记梅克保、副省长郭开朗都作出批示,责成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湖南省纪委、省教育厅、省体育局的相关负责人也于报道刊发当天开会研究,并派遣调查组前往湖南省娄底市调查。

  然而,记者近日获取的娄底市教育局一份汇报材料却仍然表示,娄底市学生高考武术加分“依据充分”,“程序合乎规定”。湖南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称,如果不与高考加分挂钩,就不能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湖南省体育局群体处负责人邹益民更是对记者表示,湖南的做法其实“比较保守”,有的省市一年搞两场这样的(武术锦标)比赛,录取学生达1000多名,数倍于湖南。

  学生自愿还是学校组织?

  本报首发报道后,许多媒体进行了跟进报道,揭发了娄底高考加分的更多乱象。比如,中央电视台揭发出娄底某高中学生交钱学健美操以获得高考加分的内幕,健美操队的教练竟然就是最终测试时的裁判。

  然而,7月5日晚,记者拿到了娄底市教育局的一份汇报材料,这份落款时间为7月1日的材料称,娄底市学生高考武术加分“依据充分”,“程序合乎规定”。

  汇报材料称,经过该局的核查,当地238名武术加分考生均系参加省里组织的、符合规定加分项目的比赛,也取得了相应名次;这些学生是在通过省里统一组织的高考加分测试后,最终取得加分资格的。

  然而,一名在2009年高考中获得武术加分的娄底学生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这些比赛的赛程设置存在漏洞。

  这名学生说,在他参加的“湖南省青少年武术锦标赛”中,并不区分专业组和业余组,人人都可以报名参加,由于分组多,且每个项目组中的前6名都有可能获得加分资格,因此,除少数专业武术选手外,另有100多个名额可用来让学生获得加分。

  正是这一漏洞,对高考武术加分产业链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才会有学生愿意交几万元参加培训,以寻求获得高考加分的资格。这种方式,无论是从教育公平公正的角度考量,还是从程序上进行审核,都被许多考生和家长以及社会舆论认为有悖于高考加分的初衷。

  汇报材料承认,娄底考生高考武术加分之所以成绩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武术比赛成绩列入高考加分项目后,凭借师资、社会基础等方面的有利条件,一些家长便将孩子送入培训机构训练。其中以娄底城区、冷水江市等经济状况相对较好的地域为多。”汇报材料同时表示,这些武术培训系学生自愿参加,由社会培训机构举办。“学校、教育部门未与社会培训机构进行任何形式的合作。”

  这一点与记者在调查中所了解到的情况不符。娄底一中有学生称,在上高一的时候,就有班主任询问是否想练武术,“高考时很有可能加分”。

  娄底一位为自己读高中的小孩交钱练武术的家长称,钱交到了学校教务处。

  记者了解到,2009年12月底,娄底一中与湖南省仁山青少年武术俱乐部还进行了合作,设立了娄底一中“青少年武术训练基地”。当地新闻网的文章称,两者的合作早在2008年即开始,“两强联合,成绩瞩目”,学生“在应届高考中也显示出了特别的优势”。

  2010年4月27日,《湖南日报》刊发的《武术种子播撒校园》一文称,湖南省仁山青少年武术俱乐部董事长游罡华“大胆革新武术教学模式,吸引学业优秀的文状元加入到习武队伍中来,并将他们培养成新时代的武状元,从而引领更多的青少年热爱武术”。

  另有当地媒体报道,湖南省仁山青少年武术俱乐部在湖南范围内和长沙市一中、桃江一中、娄底一中、娄底三中、新邵一中、湘阴一中等学校正式合作开培训班,每年培养文武双全的高素质武术人才达数百人,“俱乐部先后走出了20多名文理科清华、北大学生。其中,2009年就有9名清华、北大生”。

  高考加分能否承担这么多社会功能

  对于体育类高考加分,湖南省体育局群体处负责人邹益民认为,高考加分的政策对于体育推广的效果很好,“否则,(群众体育)不知道垮到哪里去了”。

  他强调,湖南由于财力薄弱,一些项目无法拓展,像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的专业队都因为养不起砍掉了,只好转移到学校去。一些体育项目之所以能保持到今天,就是因为有政策的支持。他说,这些年靠着与教育厅的合作,所以每年才会有几千名运动员注册,每个周期(以4年计)的人数有上万名。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院长助理刘国清表示,高考体育加分工作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为推动中学体育工作发展、加强学生体育锻炼而开展的。如果不与高考加分挂钩,就带动不了学生参加体育的积极性。比如,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中,湖南省的武术和健美操成绩不错,这是因为(政策形成了)好的群众基础。

  对受到质疑的湖南青少年武术锦标赛等赛事中项目安排过多的问题,邹益民认为,这类体育赛事与奥运、亚运、全运、省运会等专业赛事不同,目的在于广泛培养运动员,设计的项目多是普及性的,自然“拿金牌的人数会比全运会的多”。

  他表示,湖南的做法其实“比较保守”,有的省市一年搞两场这样的(武术锦标)比赛,录取的学生达1000多名,数倍于湖南。在那些比赛项目中,中华武术的十八般武艺几乎都有涉及。

  然而,这种说法却遭到高考制度研究者罗立祝博士的质疑,他说,如果每个部门都把高考加分当作合理要求,那么高考加分岂不成了社会管理的“万能工具”?

  罗立祝认为,从全国各地乃至各个部门的高考加分政策看,似乎都有合理之处,但这个合理有些只符合地方和单位局部利益,却不一定符合教育公平公正的原则,因为高考加分不应成为社会管理手段。

  湖南省某市体育局训练竞赛科一位科长也认为,体育项目加分不应该存在,应该取消,“有加分就是教育不公平”,“不是体育一个项目,奥赛等都有加分,最好能把加分政策取消”。他认为,取消高考加分政策不会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产生影响,“选体育苗子,高中已经太晚,比如武术,从高一练肯定不行,真正要作为武术运动员培养,应该从六七岁就开始训练,高中一年级开始培养,培养不出高水平运动员”。

  对于娄底等地一些高中盛行的武术训练,他告诉记者,这种现象已存在很多年了,其中确实存在漏洞。但他认为,能不能加分,根子还是在上面,“主要还是最后的测试把关问题”,如果把关严格的话,比如武术测试能够严格按照专业标准进行把关,即使那些考生参加了训练,要通过也是很难的。他说,他儿子参加高考,“裸分”考了600多分,但身边有不少同学因加分而“后来居上”。“就应该取消所有的高考加分,我们小时候哪里有什么高考加分?”

  7月6日,湖南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称,目前考试院准备向招生委员会提出取消部分加分的项目。

  高考加分利益链背后的腐败空间

  高考加分利益链的背后,往往存在着腐败通道,从而使重重关卡和审核制度形同虚设。但湖南省教育考试院的有关人士表示,全省的体育竞赛优胜者测试工作是严谨细致的。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院长助理刘国清表示,湖南省2010年度参加体育竞赛优胜者测试的有1500多人,其资格经过了市、县教育部门审核。他说,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的测试中,对需要量化成绩的项目都使用电子设备进行测试,而对于主观性强的项目则实行了回避制度:考点所在的学校不安排考官,测试组长从外省邀请,其余的考官则是有关院校的专家。所有的主观性项目测试都有监控录像,可供抽查。在测试中,实行当场公开亮分,由武警负责记录成绩,湖南教育厅、考试院和考点学校湖南师大均派人全程参与把关。

  然而,有考生家长向记者表示,虽然考官是临时抽选,但参加测试的考官其实相对固定,有心者亦不难将工夫下在测试之前。

  这位家长告诉记者,他朋友的孩子,只在高三训练了几个月,就获得了二级运动员证。“任何搞体育的人都知道,只训练几个月是绝对不可能达到二级运动员水平的。遗憾的是,事实上这种情况比较普遍。”他还举例说,近3年来,湖南参加体育竞赛优胜者测试的学生中,像武术这样主观性强的项目,获得通过者日渐增多,2008年为 129人,2009年为163人,2010年则达到267人;而像田径、游泳等量化性强的项目,总计获得通过的人数却连年下降,2008年是 55人,2009年降为38人,2010年为28人。

  说到高考加分是否存在腐败问题,娄底一位武术加分学生的家长在电话中表示,除了学习费用6800元外,最后的体育竞赛优胜者统一测试前,又交了1.5万元,他认为这笔钱是用来疏通关系的。

  中央电视台记者在追踪报道娄底高考加分事件时,也碰到有交钱练健美操的考生家长表示,她前后一共交了2.6万余元,教练说这钱“是用来打通上上下下的关系”。(叶铁桥 洪克非)

参与互动(0)
【编辑:吴歆】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