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古文奇才就读东南大学 未进校门先撰校史——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教育新闻

江苏古文奇才就读东南大学 未进校门先撰校史

2010年08月29日 10:09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和2米01的“小姚明”杨洋站在一起,陆煜突然没有了1米75的感觉。
古文奇才王云飞对自己的新宿舍很满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昨天,东南大学迎来了首批“学生潮”,在南京各高校中率先开学的东南大学揭开了大学新生报到的序幕。带着数目可观的“亲友团”,揣着席子、被褥,电扇、手机、MP3乃至MP5、PSP、电脑,又一拨“90后”成了大学的“新鲜人”。

  第一印象

  2009年是90后大学生大批进入大学的第一年,今年入学的是第二拨。这些90后学生中许多还是在“亲友团”陪同下众星拱月般进入校园,不过在这些新生身上记者还是发现了一些新的现象。

  “低调”而新潮

  昨天在东大校园,记者随机询问了几名新生后发现,这些90后新生们携带行李中装的物品其实挺大众,除衣服、被褥等必需品外,电子产品中手机是人手一部,很多学生说带了MP3、MP4或者MP5等影音设备,有一位学生表示带来了PSP游戏机。不过记者在学校通往宿舍区的道路上守候了一个上午,只看到一名男生的家长扛了全新的电脑主机与显示屏进宿舍。采访中一位学生告诉记者,自己也想过带电脑来学校,但最终还是决定缓一缓。“一来学校不允许,二来别人都不带自己带电脑的话,怕被孤立起来,所以还是低调一点。”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真正在大包小包到学校报到前,不少同学就在网上开始了“虚拟报到”——到学校BBS(网上讨论版)上发帖混个脸熟。在东南大学讨论版上记者看到,在开学前,就有不少学生发出了“新人报到帖”,有的只是简单说声“hi”,有的则是自报家门找起了“组织”。讨论版成了新老学生交流的平台,有的新生还发帖询问起大学生活常识来。琐碎的如校区里面哪家通信公司的信号比较好一些;“正经”一些的有询问宿舍怎么分、考试的具体要求等。还有一位新生询问转专业的要求,看来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新的规划和目标。

  新生“生猛”

  最才气:古文奇才带着《中庸》和《山海经》来报到

  进了校园,媒体的长枪短炮就直奔桃园宿舍B座,“古文奇才”王云飞就住在那栋宿舍中。因为高考中一篇罕见的古体字文言文而被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破格录取的他,已经成了今年高考中的名人。

  拐进处在一楼的宿舍,“古文奇才”正呆在自己的书桌前翻着书,桌子、床也已经准备停当,东西不多,但整整齐齐。走近一看,“古文奇才”不看古文,居然正在背着英语单词。

  “开学没几天就要英语考试,所以得加把劲。”面对媒体,王云飞一点也不拘谨,他告诉记者,他是前天到的学校,今天早上一觉睡到八点钟,特别香。

  报到之前,“成名”之后的暑假,王云飞倒是过得挺务实。总结起来,这个暑假王云飞完成了两件大事。其一是读书,“一是看英语,毕竟到了大学之后英语很重要;二是读了一些经典文学的源头,也就是四书五经之类的书。”从家乡如皋来南京上大学,王云飞也没忘带几本书在身边。在记者的要求下,王云飞打开壁橱,从一堆书里面随便挑了几本出来,有《山海经》、还有厚厚的两本《中庸》。“暑假里我把这些书看了一遍,但绝对没有读透。”看到记者们惊讶的表情,王云飞解释说。

  两件大事中的第二件,就是应学校的要求,用古文为学校写了一篇简史。“比在高考写那篇文章难多了!”

  提到这篇额外的“命题作文”,王云飞很是感慨:校史必须按照学校的历史事件来写,求实的要求让赋和骈文中的辞藻铺陈没了用武之地;东大历史上共有11个校名,如何用古文精准地“翻译”过来也是个大问题。不过最终王云飞还是写出这样一篇文章:“这次没用一个古体字。”

  记者想要提前看一下这份特别的校史,王云飞以还不够完美为由拒绝了。

  有着“古文奇才”的名号却转投土木工程专业,王云飞坦言是爸爸妈妈的意见占了主导地位,如果要自己选,他最想念的专业是机械自动化。

  “土木工程和古文并不是外界想的那样风马牛不相及,很多复古的建筑都要查阅古典文献的。我现在的打算是把专业学好,至于古文仍然作为兴趣爱好。专职做古文研究?等我老了吧。”王云飞说。

  最坚韧:一人来报到,吃泡面都心疼

  虽然通过排查未发现有来自重灾区的学生,东南大学今年仍然开通了绿色通道,为家庭困难学生以及可能来自灾区的学生服务。上午9点半,来自广西的新生冯武恩在绿色通道填好了表格,领到了一份“大礼包”。

  冯武恩说,他来自广西百色,家乡今年旱灾严重。田里收成不好,爸爸妈妈只好去打零工,家中的哥哥刚参加工作赚的钱也不多,虽然考上了东南大学,但学费成了问题。这次来报到,身上全部的2500块钱,也是爸爸妈妈东拼西借凑出来的。行李中最值钱的是一个300块钱的手机,是已经出嫁的姐姐送给他考上大学的礼物。

  从百色到南京,冯武恩是一个人单枪匹马花了三天时间。“家在一个村子里,所以我先花了半个小时走路到镇上,然后乘了6个小时的汽车到百色,再搭3个小时的火车到南宁。”这还只是旅途的开始,在南宁,冯武恩买了一张火车硬座票,整整坐了32个小时,25日出发,28日晚上8点多才到南京。“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没有送我,这样可以节省一点费用。”冯武恩说,一路上自己午餐、早餐吃的都是方便面。火车上卖得比家乡贵,吃得冯武恩很心疼。

  在绿色通道处,核实了情况的老师们为冯武恩免了军训的服装费以及宿舍用品的费用,学费可以缓交,还给了500块钱的补助。“我打算申请助学贷款来解决学费问题,以后生活费也可以靠勤工俭学。”冯武恩说。

  老生“生财”

  跑到义乌批货

  当起临时小老板

  新生报到的现场,也成了众多商家比拼的“战场”。在昨天东南大学的现场,记者发现了一批特殊的“商人”——一排地摊,老板都是学生。“学校提供了临时摊位,我们想摆摊的提出申请就可以了。”来自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二的小陆告诉记者,摆摊的学生不少,怎么样才能赚钱,还得动动脑筋。小陆和同班几个同学研究了“商铺”的货品,脸盆、衣架、衣叉——都是学生们必须又不方便携带的;锁——别看小,大家都需要;自行车——虽然是“大家伙”,但新校区那么大,没准有学生愿意买单。

  面对校内超市这个生意上的“劲敌”,小陆和同学考虑的是怎么把价格压下来。“我们一比较、一狠心,去了义乌小商品市场批发,这样算下来成本比超市里卖的平均要低一两块钱。”

  志愿者中

  有了留学生

  “我们早上七点半就到岗了,一直忙到现在。”在桃园宿舍门口,一位小姑娘告诉记者,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东南大学志愿者中,还多了外国留学生的身影。来自巴基斯坦、美国、尼日利亚的近10名留学生参加了志愿者服务。来自巴基斯坦的Noor说自己中文名叫郭加,站在校门口派发学校平面图,“可惜中文说得不好,不然可以和大家多交流交流。” 本版撰稿 杨彦摄影 宋峤

参与互动(0)
【编辑:唐伟杰】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