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给孩子的老师送礼物?”———面对9月10日教师节,这是许多家长纠结困惑的问题。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进行的一项有4083人参加的调查显示,61.7%的人支持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出台规定,要求教师不能接受学生或家长的礼物。关于教师节收礼的调查,让人忧心忡忡。这表明,即使学校这一本该是净土的地方,也难逃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
尽管送礼仅仅是家长对教师给予孩子关照表示的感谢,尽管收礼的仅仅是个别教师,但一经形成风气,则是对教育公平的挑战,是对学生正在形成的道德体系的动摇。杜绝此种现象,教育部门出台相关规定固然非常必要,但家长的自省与教师的自律更为关键。
按理说,家长感谢教师对孩子的教育是人之常情,但感谢的方式一旦变味且成了家长的心理负担,感谢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学生家长以功利心态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教师的更多照顾,本身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因为教师教育学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对学生本应人人平等、没有远近亲疏之别。学生家长压根儿就不该有想让自己孩子多获关照的心理。而借教师节送礼,既破坏了教育公平原则,伤害了本应有的一视同仁,又使更多的学生家长去效仿、攀比。于是,学生家长陷入一方面“不得不做”,一方面又呼吁教育部门出台规定要求教师过节不收礼的自相矛盾的境地。
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家长送礼让正处在道德价值形成阶段的孩子,从小就接受了非正常方式可以得到好处的错误认识,进而萌生礼物重于礼数的价值观。从眼前利益看,家长送礼是为了让教师关爱照顾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多吃些小灶,但从长远看,这样做恰恰影响了对孩子公平竞争和健康公正理念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想遏制这一不良风气的蔓延,学生家长首先应该自省,自觉摒弃送礼的念头、攀比的心理,以正常健康的心态对待孩子的成长;以符合传统礼仪的、高雅的方式,在教师节期间表达自己的感情。
从教师这方面看,尽管教师过节收礼可能是被动的。但毋庸置疑的是,收取已经越来越物化的、变味的礼物,本身就是对非正常现象的默认,是对学生家长非正常要求的应允,有悖于教师为人师表的职业操守。因此,教师的自律也是杜绝家长送礼、杜绝不正风气的关键。
解铃还需系铃人。在我们的惯性思维里,往往将某种不良社会现象归咎于大的社会原因,责怪没有文件规定来制约,而缺少扪心自问甚至率先垂范的具体行动。对于教师节送礼,倘若大家真正认识到这一现象的危害,形成共同抵制的社会共识,做家长的就该自觉抵制送礼之风,当教师的也能自觉拒收家长的礼物,这股送礼之风自然就 会 逐 渐 退去。
参与互动(0) | 【编辑:吴博】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