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首届中国职业教育与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对话在素有新中国“装备部”之称的辽宁沈阳举行,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说,“2009年,中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实现107484亿元,是2000年的7倍。”紧接着,他话锋一转,连续用了8个“落后”来表达自己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急切心情。
蔡惟慈副会长说,虽然我国2009年第一次成为世界机床第一生产国,可国产高端装备多数“形似神不似”。部分高端产品虽然能研制,但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附配件完整性、软件成熟度、长远持续服务的满意度等,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像国内常规水火力发电设备与主机等级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可三代核电机组、大型抽水蓄能机组和燃气轮机等,仍主要依赖进口;大型电站锻件、阀门和控制系统等关键配套产品很弱,新产品的研发和试验能力相当落后。
“国内装备制造业基础欠账太多,不能为高端装备研制提供有力支撑,致使许多高端产品停留在仿制或外延推导阶段,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蔡惟慈说,德国和瑞士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秘诀之一就是重视职业教育。中国装备制造业急需培养一支庞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像2007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中国二重研制世界最大的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项目时,就曾面临谁来操作的困境。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处处长杨宏明以企业自身的需求阐述了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紧迫性。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东汽在新能源装备制造,尤其是风电类安装、调试、维护等方面的特殊专业实用技能人才十分匮乏。
不过,好在与东汽为邻的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政府主导下,实施了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的创新机制。司徒渝院长说,学院及时跟进,调整教学内容,校企联合培养。今年3月,71名学生已获得符合美国、欧盟焊工标准的技能证书,现已全部进入该企业核电、风电设备生产的重要岗位。
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只有把职业教育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强化行业与教育合作,推进产业与教育融合,才能培养出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辽宁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嬗变”就证实了这种趋势。过去,由于劳动者素质缺乏等因素,全省只能生产低端产品,同样的产品价格要比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低80%~90%。现在沈阳等市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促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劳动者技能素质提高,一大批技术精湛的技术工人脱颖而出,已经能够制造全世界最好的鼓风机等一批高端产品。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凡是职业教育好的国家,其产业工人素质就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就有核心竞争力。天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就按照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和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对接百万吨级乙烯、千万吨级炼油,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对接无缝钢管等重大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建成,人才到位”。
“职业院校学生在装备制造业中大有用武之地。”蔡惟慈副会长说,装备制造业收入虽然比不上垄断性行业,但中国是当今世界装备需求最旺盛的国家,挑战各种“世界之最”技术难度的机会最多。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现在年轻人尤其是职业院校学生实现事业理想的机会不但比老一辈多,而且也远比国外同行多。本报记者 李剑平
参与互动(0) | 【编辑:吴博】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