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德庆农民投资50万试办乡村私塾(图)——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教育新闻

广东德庆农民投资50万试办乡村私塾(图)

2010年10月13日 11:30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对儿女是姚泳光的“乡村私塾”的开门弟子,也是目前仅有的两名学生。李秀婷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26年前,姚泳光埋下一个梦想,要自己办一所私立学校;

  20年的小学教学生涯,他不断在自己的班级实验自己的教学想法,最终被教育局辞退;

  50万元的投资,他将自家房屋打造成一个初具面貌的乡村私塾;

  2008年起,他将一对儿女分别从学校叫回家中,实践他的自学辅导模式;

  不仅如此,他还想创办一所50位学生左右的小型民办学校,走出一条教育创新的路子。

  一个普通农民,在德庆县马圩镇东升村的山坳里,靠着自己的执着,一步步实践着自己的办学梦想。

  -专家之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

  教育不能脱离评价体系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姚泳光的做法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目前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在孩子的义务教育阶段,家长有义务送孩子去上学。”

  储朝晖说,像姚泳光这样让孩子在自家上学的,在中外都有不少的先例。现在美国和日本在法律上已经放开,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内容之外可灵活增加新的教育内容。对于以后中国是否有针对此种新情况的政策出台,他持乐观态度。

  他表示,在家上学对孩子的成效不能够一概而论,有的孩子适合,有的孩子就不适合。“回家上学最为重要的是,家长的教育理念是不是符合教育规律,能不能引导孩子健康发展。”

  储朝晖认为,姚泳光的这种教育模式也有成功的可能。但他强调,对孩子的教育不能脱离大的教育评价体系。姚泳光所设想的通过自学考试,获取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学历是很不现实的。“一个人的发展靠一个小环境的改变是很困难的,如果不能与大的教育环境相衔接,学生的发展注定还是要失败的。”

  与学校争夺孩子教育权

  投资近50万元,姚泳光的“乡村私塾”要开班授徒。没有学生,他先拿自己的孩子“开刀”

  2008年春季开学,在马圩镇中心小学上一年级的姚天南没有回到学校上学。父亲姚泳光把他带到学校注册,领取了课本之后,又将他带回了家。

  这是他私塾教育的第一个学生。据姚泳光介绍,姚天南每天早上7时30分起床,扫地,读书,上网看教育视频、打球,然后去图书室看书。今年10岁的姚天南总共只有半年的校园生活,对校园记忆已经十分模糊。

  第二年春,姚泳光又把上小学六年级的女儿姚天欣叫回了家。现在她只是开学时回学校注册,学期末的两个星期回学校考试。姚天欣一直是按照学校的教学大纲和作息时间表来自学。

  2009年,姚泳光以“星光辅导中心”的名义对外招生,“星光意为茫茫黑夜里的光亮”。

  有三个亲戚朋友的孩子陆续过来了,但没待几天,都被本来就读的学校给劝回去了。学校对家长说,星光辅导中心没有通过审批,是不合法的。

  姚泳光并没有泄气。今年的8月16日,他把“星光自学辅导中心”的广告贴到了相邻三个镇的市场上,明确公开对外招生。“近期的计划是招收10到20个寄宿制的学生”。

  他认为,就是这个广告,引发了教育局和镇中心小学对他的阻拦。

  8月31日,镇中心小学领导告诉姚泳光,姚天南一定要回学校读书,否则不保留学籍。

  姚泳光反复向相关部门申诉、与教育局辩论,但马圩镇中心小学到目前仍然不同意姚天南在家上学。而姚泳光仍在坚持把儿子留在家里。

  马圩镇中心小学一位校长透露,目前姚天南的学籍还保留在马圩镇中心小学。“但是如果他超过一个月仍然不返回学校的话,我们将取消他的学籍。”

  他表示,“姚天南来我们学校注册,就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如果回家上学,学校就不能对学生进行安全监管。如果他执意要让孩子在家上学,需要先同学校签订一个协议,约定好校外学生的安全问题怎么处理。”

  德庆县教育局教育股周姓股长表示,姚泳光将孩子带回家读书,是不符合《义务教育法》的规定的。“如果他家里的条件比学校好,那么政府都不用办学了。”

  他认为,姚的这种做法,是对孩子不利的,孩子如果长期待在家容易产生孤僻的性格。“教育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是在家多读两本书就能够做好的。在家里没有了同学之间的集体活动,没有同龄人的交流,而且也无法培养服从管理的素质和团队精神。”

  他表示,德庆县教育局将加强与姚泳光的沟通,尽力劝服姚泳光将姚天南送回学校。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