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摆渡25年接送千名学生上学——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教育新闻

乡村教师摆渡25年接送千名学生上学

2010年10月13日 14:07 来源:南宁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不惜身上膏,化作千尺明,陪人依窗读,照人赴锦程。默默发光热,从不慕虚名,一心贯始终,为人尽忠贞。”《蜡烛》这首诗用在石兰松老师身上最合适不过了。25年的摆渡生涯,换了8条木船送了1000多名学生上下学;25年的教学之路,从湖里救起了20名游客的生命。春去秋来,石兰松老师用爱心和责任心谱写了一曲感人的灵魂乐章,传颂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25个春秋的坚守

  这是一间70多平方米的教室,坐着一、二年级的学生。一位老师站在讲台上,身材瘦削,衬衫粘满白色的粉笔灰。他叫石兰松,上林县刁望教学点的一位老师。

  1985年,石兰松20岁,高考时2分之差落榜,回到上林县西燕中学补习。由于内泽屯小学老师病重,西燕镇领导决定将内泽屯小学与刁望小学合并,成立刁望教学点,动员他回去当代课教师。为了大山的孩子有学上、有老师教,石兰松当起了刁望教学点代课老师,月薪36元。此后的25年里,他既是校长又是班主任,还是保育员,甚至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摆渡人。

  石兰松的家在内泽屯,内泽屯和刁望屯隔着一座山,山上都是悬崖峭壁,两屯之间靠摆渡通行。内泽庄的学生上学,得走水路,坐着船绕过那座大山才到刁望学校。交通不便加上家境贫困,部分学生只好辍学在家。石兰松任代课老师后,他砍掉家里种来建房子的几棵大椿树,做成了一艘村里最大的木船后,挨门逐户给学生和家长做回校动员工作,承诺“只要有我石兰松在,孩子们就会平安回来”。从此,石兰松每天用自家的船摆渡接送学生上学、放学,一送就是25年。

  每次摆渡时,石兰松都是先上船,把桨摆好,下来一边脚踏在岸边,一边放在船上,防止学生上船时力度过大摇晃;学生都上完后,他叫他们坐好不要乱动,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拔开把船固定在岸边的木棍,跳上船,抓好绑在船两边木块的浆,然后娴熟地摇着桨,船掉头,远离渡口,石兰松那温和的声音间杂在那十多个孩子兴奋的笑声和说话声中,显得很和谐……这样的场景,石兰松每天要在大龙湖上重复4次,演绎了25个春秋。

  也曾动摇与犹豫过

  25年来,石兰松面对过诱惑,面对过压力,内心也曾经动摇和犹豫,但是最终还是又握起船桨,又拿起粉笔。

  1994年,石兰松的弟弟石兰军从广东回来说,去外面打工月薪超千元,他已经帮哥哥找到了工作。看着弟弟西装革履,而自己穿的廉价解放鞋露出了脚趾。结婚5年,邻居都建了高楼,他们家却仍挤居在平房里……石兰松心动了。然而,湖边学生晃动的身影映入眼帘。石兰松犹豫了很久,最终用手抹抹眼角,走向湖边。劝说不成,弟弟收拾行李离去了。

  石兰松的妻子童绍玉当初认为他是一名老师,有固定的收入,这才嫁给了他。岂知石兰松每月的工资只是几十元,并且大多数还用在给学生购置学习用品上,每个月能支持家里的还不到10元。几年来的艰辛生活,妻子童绍玉忍不住向石兰松摊了牌:要么外出打工,要么就离婚。这话犹如晴天霹雳,那个晚上,当着全家人的面,石兰松抱头痛哭。

  “我走了,谁来接送孩子去上学?”第二天,石兰松毅然抓起船桨,继续为学生摆渡。

  “他对这份工作很执著,老是折腾他会给他带来压力,倒不如全力以赴地支持他,让他把工作搞得更出色。”见石兰松如此“执迷不悟”,童绍玉心软了。

  爱的故事仍在延续

  在这远离现代化的大山,石兰松默默地用爱心为孩子们构筑了温暖世界:孩子的课桌椅坏了,他从家里带来木料给修理好;孩子们的衣服破了,他在课间为孩子缝好;孩子们饿了,他把做好的饭端到教室;孩子们病了,他划船骑车风雨兼程去镇里买药;当孩子上学衣服、鞋子被雨淋湿了,他帮孩子们烤干并为孩子穿上;当孩子们没钱买作业本时,他又悄悄地给孩子们买下;当大雨天孩子们不能回家时,他就把准备好的面条给孩子煮着吃。孩子们成了他心中的最爱。

  一心想着把山里孩子教好的石兰松,为提高自身素质,1988年他参加县中师班的函授学习取得了中专文凭,随后他又参加了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大专函授学习,这些年来他刻苦钻研教育教学教法,尽管教学条件艰苦,石兰松的教学水平却在全镇名列前茅,还曾被评为广西“八桂乡村优秀教师”。2005年,石兰松老师被转为正式公办教师。

  这些年来,石兰松不仅摆渡着一个山村教师对孩子深深的爱,而且还“渡”出了山村未来的希望!25年,一批又一批孩子从大山走进城市,进入高中、大学,石兰松的志愿结出了累累硕果。而他,在25年的春秋更替日月轮回的大山里始终坚守着最初的诺言:“只要大山里还有一个孩子,我就要成为他的老师,做好摆渡人的活儿,不离开这里!”

  2009年,县委、县政府对刁望教学点高度关注,投资10多万元建起了一间70平方米的教室,同时,还考虑到内泽庄学生上学的交通安全问题,现正想方设法解决。

  今年9月中旬,一位北京的王先生主动与石兰松取得联系,并汇来了一万元订金,让他把船做好。松收到订金的第二天,石兰松就去买材料,请了两位师傅昼夜加班,用16天时间铸造好一艘铁船,命名为“希望之船”。船造好的前一天晚上,王先生来到上林县西燕镇大龙洞小学刁望教学点,见到了石兰松和孩子们,把造船欠的钱交给了石兰松,承诺承担机动船的油费、维修费,所有款项会在每个学期开学前汇来。他还给每个孩子送了一个书包、一套衣服、一把雨伞、一件雨衣及体育用品,给学校送来了一台液晶电视机、4台电风扇、一套升国旗用的音响。

  木船换成了铁船,石兰松很高兴。他说:“我今年45岁,还有15年才退休,还要坚持15年的摆渡生涯。”

  如今,石兰松老师教书育人的“摆渡”生涯并没有结束,爱的故事仍在延续…… (韦东路)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天宁】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