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规划纲要》意见征集首日反响强烈 ——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教育新闻

《北京教育规划纲要》意见征集首日反响强烈

2010年10月14日 15:29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昨天起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广大市民踊跃参与决策,目前意见主要集中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生减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等方面,其中半数以上是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在京入学和升学问题的。

  随迁子女

  能否在京高考

  市民吕先生表示,规划里面提到了“制定和完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本市高中阶段教育的办法,满足符合条件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他建议市教委能同时列出这些人员在高中后怎么样参加高考的办法来。

  吕先生2003年来北京发展,在北京买了房买了车,孩子一直在北京上学,如今工作居住证拿7年了,孩子也马上快上初中了,可到时孩子能否在北京参加高考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他,因为现在在户口原籍既没有住房也没有工作,孩子若到时回去高考非常困难。所以他请求市教委早日出台政策解决持有工作居住证(绿卡)一族孩子在京参加高考的问题。

  有市民建议,对绿卡子女按照以考生户籍为主、与在京就读学习年限相结合的原则,就报名条件、时间和有关要求作出具体规定。为避免有人利用政策弄虚作假,还可以对考生父母在京工作年限作出规定,以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

  学生减负

  需从老师开始

  一名小学老师反映,中小学减负的政策已经实施了好几年,但收效甚微。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每天比老师还忙,上各种兴趣班,周六日在外报各种班。考试的压力在那摆着,不去练习就没法得到好成绩。

  这位老师认为,只要高考存在,考试存在,就不可能真正地让孩子减负。要想让学生减负首先是让老师减负,小学老师是最累的,尤其是班主任,五年级的抽测,全区大排名,优质校与优质校比、与普通校比,在这种压力下谈减负,是不可能的。

  教育均衡

  名师帮扶弱校

  一名辽宁的中学教师,退休后投靠子女来到北京。对北京的教育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中小学要均衡发展,校舍设备等是次要的。主要在于师资、学生的均衡分布。可行的办法是在小学、初中薄弱校起始年级,从对口优质校调入三分之一左右的骨干教师,造成名师效应,以保证该校优质生源不流失。同时将对口校副校长或主任调到该校担任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使得名校的教学风格、方法能在该校得到贯彻实施。这样每年坚持下去,经过一个循环,该校的师资、生源就能大幅度提高。

  稳定各校基本均衡发展最主要的办法是中考招生重点高中入学名额分配到薄弱校。可逐年扩大指标分配比例。市重点高中面向全市各初中按生源数量分配指标,区重点高中面向区内各初中分配指标,采取这种方式就可以使中考改变原来的全市学生竞争的模式,变成本校内学生竞争模式,减轻了中考的竞争程度,有利于各初中的素质教育。由于各校名额有限,择校到名校,反而可能升不上重点高中,在薄弱的初中,即便考分低点也可升入重点高中,这样一来就可以抑制择校。

  建议小升初推优取消,除特长生外全部电脑派位。推优是造成各校生源分布不均衡的重要原因。

  建议保留少数名校不承担学区内的义务教育,面向全市招择校生。可采取由财政收取高额择校费,用于补助薄弱校。也可以将其改制为民办校,不再拨经费,同时收取校舍、设备等占用费,使其按民办校自主招生收费。

  高考报名彻底和高中脱钩,考生凭身份证和高中会考证报名,电子档案不用填写毕业学校,高考成绩只供本人查阅,其他机构部门都不能统计学生成绩及各校升学率,这样可以淡化各高中的升学压力。学校才能不把考试成绩作为考核教师的唯一依据,教师才敢于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本报记者 李莉

  有话要说

  来京上高中 问题难解决

  李开:北京市本地的孩子们上学还分片呢,这外地的反倒不管了?

  蒋有三:外来生在北京上高中几乎无法运作,后续问题很多。高考回原籍?教材、教程跟北京不一样怎么办?既耽误了外地生的前程,又占用了北京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不是地域歧视,而是北京孩子他就在北京啊!

  吴晶:有钱的就多交钱,没钱的回老家。占了资源就得做“贡献”。

  韩雪(莹莹):我是本地女孩,其实可以考虑给他们在这上学的机会,但要求分数、学费等要比本市的高一些。我坚决反对他们在北京参加高考,即使在北京考试也不能按照北京的录取分数线上大学,不然北京孩子的教育资源被抢得也太厉害了!

  高考不改革 减负是空话

  李飞:如果高考的政策不改,仍然采用一考定终身的办法,那么说什么改革减负都是没用的,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中国的教育现在是扭曲的,非常不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改革只做微调是不行的,想要中国的教育向着一个良性的趋势发展,必须要做一次大的改革。

  付艳军:孩子的成长应是健康快乐,得到的应是综合素质的提升,不能重智轻体,也不能应试教育。教育问题应该有一个真正的改革。

  张露咪:我们的教育总是在一味拔高,特别是对知识的灌输,这样会抹杀孩子的特性,应该让孩子从生活与大自然中获得他们的经验和知识,还给孩子一个金色童年,创造思维会与生而来。J150

  (摘自参与今日话题讨论的开心网与QQ网友发言)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