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30日电 题:李政道破解“钱学森之问”:培养杰出人才需一对一精英教育
中新社记者 马海燕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面对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今天给出了破解良方:“一对一”的精英教育。
作为首届“创新中国论坛”的主席,李政道做了题为“求答钱学森之问:中国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旨报告。李政道从钱学森的求学之路讲起,参照钱学森曾经就读的加州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师生比例,得出观点“培养创造科学和发明技术的人才,需要如钱学森先生和他求学时代的老师冯•卡门教授‘一对一’的精英教育经历”。
以2009年为例,加州理工学院有大学生951位,研究生1179位,教授和研究员299位,大科生与教授研究员的比例约为3.2:1;麻省理工学院有大学生4232位,研究生6152位,教授和研究员1707位,大学生与教授研究员的比例约为2.5:1。李政道说3.2和2.5都在一个层级上。而这一比例国内许多大学恐怕做不到。
李政道认为,精英教育指“精英的学生”由精英的老师作“一对一”的教导。执行精英教育的学院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模式,也可以一位老师辅导三四位学生,但必须抽出时间“一对一”辅导。钱学森和他的导师冯•卡门是如此,李政道和他的导师费米教授也如此。
在芝加哥大学求学期间,费米每周都要花上整个半天向李政道作“一对一”的教导,并告诫他“任何物理疑问,都应经过自己独立思考,找出路径,克服困难,寻求答案。”李政道至今还记得费米有一次问他太阳中心的近似温度是多少,当时的李政道对这个不是自己博士论文研究的问题支吾其词。费米告诉他必须自己独立证实,才可信任,并帮助他设计和用手工制作了一架专用的“大计算尺”,很快李政道可以自己运算太阳内部的温度分布,大大增进了自信和兴趣。“他的教导使我终生受益。”李政道说。
有“神童博士”之称的李政道在西南联大时就受益于这种“一对一”的教育。刚上大一就与束星北教授“一对一”地讨论物理问题,让他受益良多,终以“大二”的学历被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录取,3年后便以“有特殊见解和成就”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辨。忆往昔,李政道很感慨:“抗战时期,浙江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环境艰苦,物质条件很差,但培养了很多杰出的科学技术创新人才。这段历史值得研究。”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当时94岁的钱学森曾这样向温家宝总理建言。
如今,84岁的李政道这样启迪后辈:“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要创新,需学问;问愈透,创更新。”(完)
参与互动(0) | 【编辑:吴博】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