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重庆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分组审议《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草案)》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胡健康发出的感慨(11月24日《重庆晚报》)。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让人奇怪的调查结果,因为我们的家长和教育者已经习惯了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认为那是“不学无术”,认为那是有可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征兆,并且,我们的教育体制似乎也不鼓励学生想象力的发挥,而是注重于分数的强调和出人头地的灌输。在如此逼仄的环境中,如果能有孩子产生让人惊讶的想象力,恐怕也会被教育者认为是“怪物”吧?
当前教育模式之下,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为了应试只重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忽视美育和劳动技能教育;为了应试,只重知识的灌输,轻视能力的转化,层层加重学生负担,摧残学生身心健康;为了应试,只重视尖子学生,伤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目中无人”的应试教育,不仅制造了大量差生,也使大多数学生受到终生难以抚平的心灵伤害,过早地成为失败者,而对想象力的扼杀是一种可以想象的残酷事实。
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凡是因好奇心而受到奖励的孩子,都愿意继续进行某种试验和探索,这既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又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当代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也说:好奇心很重要,要搞科学离不开好奇。道理很简单,只有好奇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怕的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出第一步。好奇心和想象力之重要,让许多人称之为成功者的第一美德。而面对“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有2000人之多,但美国专家评论说,虽然中国学子成绩突出,想象力却非常缺乏”的事实,可以说,这是我们主动丢弃“第一美德”好奇心的恶果,也是惯性抑制孩子们想象力的结果。
必须抛弃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倾向,因为这是在剥夺孩子们的想象力,也是在剥夺孩子成功的可能。这也是中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倒数第一给我们的警钟。(朱四倍)
参与互动(0) | 【编辑:姚培硕】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