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三字经里有糟粕,新启蒙中无精华

2010年12月31日 15:29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精华或者糟粕,它们都是传统文化的本体。没有“糟粕”的传统文化不是一个真实的传统文化。今人将“糟粕”绑去杀头,留下的不是“精华”,而是“精华”的危如累卵和朝不保夕,循着切除的逻辑,最终导致的是文化虚无主义,带来的是中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碎片化认识和空洞理解。

  山东省教育厅日前发出通知,表示各地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由于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校园,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省教育厅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山东商报》12月30日)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语风行,已经差不多成了“价值正确”的代名词。尤其在涉及国学经典和传统文化的时候,这一经常被脱口而出的短语仿佛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性。不妨还是套用鲁迅先生的名言,从来如此(说),便对吗?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正在于其是上下五千年浑厚历史的遗产,是中华文明大浪淘沙的产物。《弟子规》《三字经》也好,《论语》《春秋》也罢,无不脱胎于当时的时代土壤,“封建性”或者干脆说“糟粕性”是其自身完整性和丰富性的一部分。而所谓“糟粕”或者“精华”,是以今人的眼光看待既往的传统,若我们愿意秉持一种古老的视界,则传统文化就是传统文化,哪有什么糟粕与精华之天壤之别。

  山东省教育厅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不可否认,其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是浅薄和局促的。在其惴惴不安的眼光之下,传统经典就好像是一个烂了的苹果,苹果还是必须要吃,但同时也必须先行切除那烂了的部分,剩下的则都是“精华”,可以放心大胆地大快朵颐了。可是,既然苹果已经腐烂,即使切除了“糟粕”,剩下的也未必就是“精华”,它可能只是看上去很美而已。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个懵懂小童而言,他着实难以理解为什么非要让他吃一个已经腐烂了的苹果?山东省教育厅可以解释吗?

  针对传统文化的“精华糟粕论”,其实质是一种庸俗的辩证法,是一种粗暴而撕裂性的文化阐释。传统典籍本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所谓的“精华”与“糟粕”同根而生,盘根错节,环环相扣,血肉相通,打断骨头连着筋,一部《三字经》1145个字,一部《弟子规》1080个字,自始至终,流淌着同样的文化精神,请告诉人们哪些是精华,哪怕是糟粕?

  好吧,既然山东省教育厅如此顾念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念,那它完全可以把传统典籍中的“糟粕”部分列出清单,一一删除,一劳永逸,从此中小学生可以只在“精华”中茁壮成长,而为什么不这么做呢?因为,这是不可能的。即使时代再怎么鼎革,人心再如何异变,那些千年以降的经典文章,都自有对于新世界的启示意义。现代人对于传统文化,各取所需,终究为己所用,删除哪一条都是现代人的损失。

  精华或者糟粕,它们都是传统文化的本体。没有“糟粕”的传统文化不是一个真实的传统文化。今人将“糟粕”绑去杀头,留下的不是“精华”,而是“精华”的危如累卵和朝不保夕,循着切除的逻辑,最终导致的是文化虚无主义,带来的是中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碎片化认识和空洞理解。

  当然,鉴于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传统典籍中的“糟粕”部分,以及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教育者不能置之不理,但肢解经典的做法显然是不明智的。明智的做法,不是粉碎一个旧世界,而是建立一个新世界,依靠现代科学精神和公民意识去对冲和化约传统文化“糟粕”的负面作用。

  三字经里有糟粕,新启蒙中无精华。新时代的启蒙精神落入虚无,甚至连一本像样的《公民读本》也没有,却反过来批判古人扭曲了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念,实在有些莫名其妙。

  张若渔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