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经费削减引发英国高等教育变局

2011年01月04日 15:11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英国政府近日宣布,将削减40亿英镑的高等教育经费。相应地,英格兰地区大学学费上限将从每年3290英镑提高至6000英镑,到2012年将提高到9000英镑。至此,英国各界长久以来围绕大学经费和学费问题展开的种种争论和猜测已有定论。此项决策带给英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酵。

  近日,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向国会递交公共开支评估报告称,政府为防止英国因巨额赤字而破产,决定在未来4年时间里削减810亿英镑的公共开支。在这次经费削减计划中,高等教育未能幸免,将面临减少30亿英镑大学教学经费和10亿英镑大学研究经费的命运。

  尽管英国学生抗议不断,英国议会还是在去年12月9日通过了政府提出的削减教育开支计划。

  布朗报告:最后一根稻草

  事实上,英国高等教育经费削减的决策酝酿已久。自英国遭受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之日起,高等教育领域就开始人人自危。去年5月英国大选期间,高等教育经费和学费问题更成为社会各界对各政党领袖的期待之一。然而,新一届联合政府在施政纲领中采取了缓兵之计——一切都要等到布朗勋爵领导英国高等教育经费评估小组进行的独立调查完成以后再说。

  布朗勋爵,现任英国皇家工程学院院长,曾任英国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1998年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勋骑士。2009年11月,在当时工党政府的提议下,由布朗领导英国高等教育经费评估小组展开独立调查,目的是为政府提供未来高等教育学费制度和财政支持的建议和理论依据。

  2010年10月12日,题为《确保未来的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布朗报告终于出炉。不出所料,报告肯定了削减高等教育经费、提高大学学费上限等措施的必要性,整个报告的核心思想是高等教育市场化。虽然报告一经公开便成为批评和抗议的众矢之的,但是在英国遭受金融危机重创、政府被迫全面大幅削减预算之时,这份报告所起的作用也仅仅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久,报告中的许多建议便被英国政府欣然接纳。

  变化之一:学费大幅提高

  为了弥补高等教育经费的缺口,英国政府决定接受布朗报告关于提高大学学费上限的建议。

  在英国,大学学费虽然由各大学自行制定,但是政府对最高限额有所规定。英国大学自实行收费政策以来,学费逐渐上涨。政府最近一次提高学费上限的时间是2006年,当时规定学费最高不得超过每年3290英镑。

  此次布朗报告建议,英格兰大学学费不设最高限额,政府只担保最高每年6000英镑的学费。6000英镑以上的部分需提成给政府,用来负担学生贷款的成本。这样一来,学费越高,大学保留款的比例越低。比如,超出规定最低学费1000英镑,政府从中提成40%;如果学费达到12000英镑,多出部分的提成将达到75%。

  随后,英国商务、创新和技能部主管大学事务的部长戴维·威利茨宣布:“新的学费上限将设置两道门槛。第一层级以每年6000英镑为限,第二层级以每年9000英镑为限。”威利茨表示,这一系统具体如何操作还没有定论,各大学具体会收多少学费将在今年4月印发的招生简章中体现。预计很多学校会将收费标准提高到7000英镑至8000英镑;有些学校会收6000英镑,但同时把本科学制缩短为两年。

  变化之二:高教走向市场

  布朗报告建议,伴随着经费削减和学费提高,英国政府还应该推行一系列改革,简而言之就是高等教育市场化。具体措施包括:

  改变目前由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面向所有科目给予一揽子资助的办法,定向支持优先领域,包括科学技术、临床医学、健康护理以及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语言等。私立教育机构等新型高等教育提供者,如能够开展优先项目,可以申请政府的经费支持。私立学校的学生同样可以获得公共财政支持。经营失败的学校应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由其他院校接收处理。

  建立高等教育理事会,取代目前由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质量保证署、公平升学办公室和独立评审办公室等分别承担的职能。这一机构将履行五大职责:管理对优先开设科目的经费投入,设立并执行基本质量标准,不断提高弱势家庭学生的入学率和毕业率,确保学生从高等教育竞争中获益,解决学生与教育机构之间的争端。

  让学生选择推动竞争。布朗报告指出,目前限额招生的办法让优质高校的发展停滞不前,而质量较差的学校则没有竞争的压力。新的办法是政府控制升学总人数,但不再对各大学具体招生人数加以限制,鼓励大学之间展开竞争。高校以输送合格毕业生为原则,为社会提供详细的课程及毕业生就业率等信息。以学生的选择及质量决定经费,将可重塑整个高等教育的未来图景。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