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乱收费,话分两头说。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教育行政部门坚决制止,尽管还没治理住,但是态度是明朗的,旗帜是鲜明的。目前的问题是,在一些地方存在“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学费、杂费、书本费(有的地方还包括午餐费)一概免了,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还有补助。可是“择校费”(有的改称“捐资助学款”或者别的名目)还在收,而且价码有上升趋势,越收越放肆越没事儿人儿了。
对于高中择校乱收费,在“九五”期间,与义务教育政策是一致的,坚决制止。但是,慢慢地发生变化,把“违法”的事情“合法化”了——尽管是“有限”“合法化”——这就是出台了“三限”政策。
回顾“三限”政策发生发展过程,大致如下:
1997年,国家教委印发《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在1997年、1998年两年内解决‘择校生’问题,实现就近入学目标。”
2000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全国中小学收费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从源头上加大专项治理力度,巩固和扩大治理‘择校生’问题和乱收费问题的成果”。
在“九五”(1996-2000)期间,高中择校乱收费也是违法的。
2000年,事情开始变化。这一年,北京市出台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即招收择校生执行“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原则。这等于承认高中择校行为,但实行限制政策。
2003年5月,教育部会同国务院纠风办等6部门建立了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下发《关于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工作实施意见》要求中小学缴费必须全面实行“一费制”,高中实行“三限”政策。“三限”政策迅速推向全国。
2004年,北京市教委等7部门联合制定了新政策:分数(20分)和钱数(3万)限制没有变化,扩大了择校生人数的比例,从10%提高到20%。(今年——2011年刚刚宣布是18%)。
2005年,北京市首次把择校志愿统一纳入中考志愿填报,择校生将根据志愿按照分数高低,由计算机统一录取,同时,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仍然实行三限政策 。有的学校,正式生和择校生只差一分。可是差了这一分,就得缴三万。
“三限”政策甫出,就受到广大家长和社会的普遍置疑和反对,认为除了给高中择校乱收费开了口子,没有任何积极意义。有人说,这18%的择校生,按照分数序列,完全应该正式录取;把他们划做“择校生”而收费完全是人为的,是变相乱收费,是毫无道理的。
这里姑且用一个蹩脚的比喻。一只猪分给众人,本是不要钱的,可是分猪人事先卸下一条猪腿来,要单卖。一个班招生45人,可是留下18%(8、9个人吧),可以“卖钱”。本来按分数应该继续招收的名额,有大约五分之一得缴费了,而且冠以“择校生”的头衔。您说这事儿合理么?
“三限”不仅不合理,而且还带坏了社会风气。其后果是高中收、小升初收、入小学也收、甚至入公办幼儿园也照收不误;而且以三万为“官方价码”又远不以三万为限,进一个学生收五万、八万、十二万、三十万至五十万的都有。
三万块钱,对于年收入几十万几百万的富人,只是九牛之一毛。对于工薪阶层,却是他一年或者接近一年的全部收入。对于贫困家庭那就可望而不可及了。一位父亲对儿子说:“爹妈对不起你,没有钱给你缴三万,你只能靠自己的分数啦!”今天,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国家有补助政策,补助政策就从免除择校费做起吧!这不是一个像一些官员说的“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举措,这是一个涉及教育公平的社会问题。
本世纪初,我有机会和教育部官员到河北省做一项调研,顺路看到“三限”给地方教育带来的弊病时,这位参与“三限”政策的制定者频频摇头,感叹没承想给“乱收费”开了口子!
多年来,各地两会上,广大群众对于这项制度给以抨击。教育行政部门总说解决解决,信誓旦旦地承诺“三年内解决”。过了一个、两个“三年”了,那些承诺人或者换了届,或者健忘症,一个不合理的制度就这样传承下来了。而且愈来愈理直气壮地、煞有介事地“不断完善”它, “严格执行”它——好像这就是“治理乱收费”了。不是说“存在即合理”么?居然把一个不合法理的制度走来走去楞给走“合理合法”了!
直到头两天(2011年1月9日),北京日报报道了北京市今年将继续执行“三限”政策(人数限定为18%)。当然,市教委负责人也表示:“未来本市将逐步取消择校生”。
正当教育行政部门还在慢条斯理地“逐步”时,这项不科学不合理不合法深受群众诟病的政策已经受到挑战,被打开一个缺口。
2010年1月,平谷区宣布,该区示范高中招生时将不再给交择校费的学生留招生名额,将按照考生的分数排到满额为止。这是叫停高中择校“三限”制度、遏制教育乱收费的一声春雷,受到平谷区广大家长和农民的热烈欢迎。
平谷区主管教育的副区长王小光说:“把高中的学生算成择校生,就得缴三万——咱农民得卖多少桃才能挣出来呀——咱老百姓穷就取消!”平谷区教委主任徐素芝掰着手指头给我算,平谷中学高一18个班,平谷六中14个班,平谷五中12个班,总共2160名新生,按18%算,择校费得一千一百多万——这个钱就由政府埋单了。这就是“让利于民”, 这就是“教育富民”。
平谷区的经济在北京市不是最高的,甚至是属于一个穷区。它的“三限”收入才一千来万;有的大区富区仅“三限费”就几倍十几倍几十倍于它。但是,“取消三限”恰恰就在这里破土而出了。反之,我们有的“经济大区”,却一个劲在提高“择校费”的价码,把它改头换面为“捐资助学”款、“助学捐资”款,家长为了孩子只好被自愿了。两相比照,不是令人深思吗?难道是越富的人越抠门儿吗?难道“为富不仁”是富的必然结果吗?
“三限”制度要取消,越快越好,把“逐步”变成“加速”。因为我们在许多地区有这个经济实力(归根结底其实不是经济实力问题),因为我们的孩子长大得太快等不了。(王晋堂)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尚初】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