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高校自主招生成"掐尖"大战屡遭诟病 被指前景模糊(2)

2011年02月17日 13: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掐尖”大战?

  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以多样化选材设计目标的自主招生联考,却正在变成高考前的“掐尖儿”大战。

  首先是抢占考试时机。“多极”联盟尽管在2月进行的笔试时间安排上费尽心机,但仍然躲避不了有意无意的“撞车”。

  最初,“北约”与“华约”都将初试时间定在了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周六——2月19日。一番协调后,“北约”将考试日改在2月20日。不过这一天正好与北京“学院路五校的联考”撞车,部分考生不得不“二选一”。

  时机之后,是生源。

  据自主招生联盟的初步公布的统计显示,“华约”“北约”两大联盟获得自主招生笔试的考生合计约达10万人,较去年约增40%。不过,这种增长主要出现在重点中学,且越是名校,学校获得的推荐名额越多。

  安徽省重点中学——合肥市第一中学,就在自主招生报名期间意外地收到了复旦大学的来函,提出追加10个自主招生指标。“北约”成员复旦大学在这封特快专递的信函中表示:“所有获得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也可以增加报考复旦的自主招生考。”

  对此,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丁光宏解释说,复旦大学并非是追加考生名额,只是希望给予部分被中学控制选择权的优秀生更多机会。

  但一流高校招生的名额仍然稀缺,也使“名额”问题成为对今年自主招生联考最大的质疑。

  了解自主招生的人士都了解,考生自荐的名额在自主招生总人数中,非常稀少;大部分自主招生的指标都分配给了全国各地的优质高中。清华、北大在全国范围内的生源基地均超过千所。高校也并不是将所有报名考生按成绩排名筛选,而是以省为单位,按一定名额分配,分配标准则是历年高考录取的排名情况。

  在这种制度设计下,在基础教育资源过度集中的地区,几乎不需要太多回合,自主招生的名额就被重点中学的“尖子生”瓜分完毕。

  名额之争也从高校传递到中学,排名靠前的学生最先获得推荐资格,轮到普通学生时,选择已经不多。虽然一个考生可以报考同一联盟中的多所高校,甚至是不同联盟中的若干所高校,但除非个别实力“强大”的学生,中学往往只允许一个学生报考一所高校。想要以个人自荐的形式报数一数二的名校,通过初审者只是凤毛麟角。

  一位北京应届生通过了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初选,她母亲表示,她认为高校之间也存在某种“默契”:名校要的学生,弱学校不会抢;弱校要的学生,名校也不感兴趣。

  高校招生人士证实了这种说法。“这个原理类似多层过滤纯净水。名校的人才门槛最高,过滤层也最多,其他学校则依照座次逐步放宽入门标准。初试之后,各校从强到弱,筛选学生,不夺人所爱。”一位联考高校的招生人士如是说。

  面对名额分配的质疑,一位资深招生人士指出,这是各界夸大了自主招生联考的所要解决的教育问题。“所有高中毕业生都能公平参与的实际上是高考,联考所要做的是集中高层次学生,进行一次真正能考察他们能力的分层次考试。”这位人士说。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招生人士解释,高校延揽成绩优秀的“尖子生”和“状元”,本身无可厚非。“应该说,多数尖子生还是很优秀的孩子。”当然,他也承认,“尖子生”不是唯一优秀的群体,但有时,高校的“状元情结”和“掐尖儿”行为,也和社会对高校的期待,以及高校对自己的定位有关。

  各高校似乎也正在努力扭转这种局面。比如,清华大学今年首次提出在未获得校荐资格的考生中,推出倾向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考生的“B计划”,试点包括新疆、湖南、江西、广西、甘肃、四川、陕西和海南等八省区,其中湖南、四川、陕西均为高考大省。

  不过,这种新办法也引起警惕。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省区,这些多分配的名额仍然可能被用于补充给重点中学,而非缺乏名额的边缘地区中学。

  前景模糊?

  “自主招生笔试,除了多了一些偏题、怪题和难题之外,与高考真的不同吗?较大规模自主招生联盟的出现,提高了自主招生笔试环节的效率和便利,但与此同时,也使得自主招生的笔试更像另一次高考了。”去年12月2日,几个联考联盟宣布招生简章后,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在该校网站发表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他直言:自主招生实际效果与期望之间还有不少偏差,且当前自主招生本意就是针对少数考生的,与占全国千万名99.9%的普通高考生没有直接关系。正因为如此,已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农大并没有参加任何一个联盟。

  自主招生制度,正被部分评论称为“应试教育同一个母鸡下的蛋”。教育界人士提醒,如果考试内容和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没有明显突破,国家办学体制下的高招制度难以前进。

  “对学校而言,目前的自主招生,就是‘抢生源’的一种手段,这是自主招生的制度安排所导致的。期望目前大学的自主招生,能录取偏才和怪才,不过是不了解自主招生制度设计的一厢情愿罢了。”知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评论道。

  面对不完善的体制,国内的高校做出了不同选择。清华、北大等名校选择适应现实,通过结盟积极圈定生源,而包括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58所“985工程”重点高校,却选择暂时不参加任何联考。

  高校人士分析,部分高校对自主招生联盟的“围观”心态,从侧面反映了自主招生制度在现有高考制度改革的进程中方向不明,前景模糊。

  一所位于北京的重点高校招生办主任坦言,在中国现行制度下,自主招生制度必然会产生一些“拿不上台面的东西”,人才评测标准、公正透明度等现实问题让目前的自主招生与其初衷渐行渐远。高考、自主招生考试对考生的分层作用还不明确,自主招生未来的形势让人捉摸不透。

  “我们拥护自主招生作为高考的必要补充,但目前不好说自主招生的前景。”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招生人士表示。

  正当自主招生联考有扩张之势时,教育部谨慎地收紧了自主选拔录取政策,重申“自主选拔录取招生人数控制在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以内”,使自主招生的局势更加不明朗。

  厦门大学郑若玲教授认为,教育部重申这条规定,将使得获取自主招生优惠资格的机会下降,竞争将更加激烈。

  但另一位高校招生人士则怀疑这项规定的效果。

  “在此时,教育部的这一脚‘急刹车’来得有点突然。一些刚适应自主招生的高校也许来不及减速,甚至产生反弹。”他说。

  实际上,这一规定早在2003年便随自主招生试点同时出台,但教育部一直未强调其执行。随着高校自主权的逐步扩大,这一“红线”逐年被各校突破。教育部态度的强硬,并未阻止参加联考的高校探索规定的灵活度。部分联考高校在招生简章中表示,“若学生报考踊跃且生源质量高,总人数将适当增加。”

  有多位参加过教育部招考制度会议的高校招生办主任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教育部对于今年自主招生联盟的实际态度为“不鼓励”。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教育部仍在跟踪和评价自主招生的成效,但教育部不宜对自主招生的现状做出公开评论,因为事情往往会“越说越复杂”。

  但教育人士也指出,当前高校之所以对自主招生如此狂热,有部分原因也是在国内拥有越来越大市场的海外优质高校。

  在《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中学里,每所学校均有应届毕业生选择留学。外语类中学尤其显著,近两年的毕业生中,有两至三成的学生选择离开中国本土继续深造。

  而根据去年10月,国内培训机构启德教育针对14座大城市近17500余名学生和家长的调查,近20%的高中生计划就读海外本科教育,其中不乏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本刊记者王婧、刘子倩,实习生董涛、沈茜蓉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