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着跑关系、抢项目,忙于写文章,片面追求SCI、影响因子,学术造假等不端行为曝光……针对当前科研领域的不良现象,前来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开出处方,呼吁从课题立项、成果评审、评价方式、经费分配等多方面加以改革完善,使我国科研体系强身祛病,远离功利和浮躁。
处方一:科学立项,分好用好每一分科研经费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葛均波说:“近年来,国家对各类科研经费的投入呈直线上升趋势,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经费2009年度为70亿元,2010年度为96亿元,2011年将达到120亿元。还有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科学研究经费等,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投入仍然偏少,但是各类科研经费已经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是,实事求是地分析,国家的巨额科研经费投入效果还不那么理想。如果不能够尽快解决‘功利病’,必将损害科技创新和发展,影响我国在关键历史时期发展的后劲。”
“科研经费是广大纳税人的钱,我们要分好用好每一分钱。”葛均波坦言:当前部分课题立项中存在权力寻租和利益交易现象,根据《中国科技体制与政策》项目咨询组对中科院院士、科研单位的负责人和普通科研人员的调查显示,由于科研管理体制缺乏真正的学术评价,一些专家评审流于形式,从而滋生出一系列的伪科学怪现象:托人情、跑关系、送礼,学
术会议成为变相公关活动,提前做好评审专家工作,或者事后延期回报评审专家。很多科研工作者因为忙于跑关系、做申请,根本没有时间静下来深入课题研究。“要想获得项目,与其努力做出好的研究,还不如与管理机构和评审专家搞关系,这种思想会严重腐蚀我国的科技界!”
“大家各显神通争抢项目,导致的是项目低水平重复严重、经费浪费严重。”全国人大代表褚君浩院士说。
葛均波委员建议,尽快完善科研经费的“评审”、“资金管理”、“结果监管”体制;建设公平透明的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同行能够相互了解获得国家支助的科研项目的情况,发挥群众监督的民主管理作用,杜绝暗箱操作,权力寻租等科研腐败现象滋生;加强科技人员学术道德教育,加强诚信制度化管理。
处方二:科研评价不能唯SCI论文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目前我国的学术论文的数量居全球第一,但论文的平均引用率却排在世界100名开外,必须改变我国科技评价指标体系重数量不重质量、重产出不重应用、重短期不重长远的倾向。”全国政协委员蓝闽波负责科研实验室和装备管理,他介绍说:“目前,科研单位和大学大多以发表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论文作为最硬的评价标准,这种简单化的评价机制会使学者为发表SCI论文而研究。”
他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文、理、工学科的论文考评体系趋同,例如因基础学科的文献被引用的机会多于应用学科,使得生物等基础学科的影响因子比化学工程等应用学科多近10倍。
“发表一篇影响因子很高的论文,就可以获得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的现金奖励,在评职称等方面更是好处明显,这种现象在不少机构和单位存在。”全国人大代表、同济大学张雄教授说,“不是说发表论文不重要,但是我们的科研评价机制需要更完善、更科学。”
“论文的数量、影响因子、引用次数等都是重要参考因素,但并不代表全部,研究性质的不同,发表论文的情况也不同,有的科研工作者可能潜心研究多年才有成果,不能强求他在多少时间内就要发表多少篇论文;有的项目更主要成果是推出的创新产品,要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全国人大代表褚君浩院士说,“日本就有科学家没有发表文章却获得诺贝尔奖的
事例,我们现在有的科研工作者为了论文而论文,粗制滥造甚至代写、抄袭数据等,这些都令人痛心!”
“在发达国家,与评价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办法由政府制定,具体评价工作一般都委托给专门的属于中介组织的评价机构,由第三方专家们去进行。”蓝闽波委员补充说,“我国应该充分发挥科技组织在科技评价中的作用,实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科技评价方法,让科研人员从过度竞争的格局中解脱出来。”
处方三:完善科学正向的奖励分配机制
“李连生事件,对学术造假等不端行为是当头一棒,具有特别积极的意义。”褚君浩代表说,“除了取消学术造假者的一切荣誉和奖励外,我们还要尽快完善科学、正向的奖励分配机制,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包括同时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医生等都能静下心来全心全意工作。
褚君浩说:“申请到一个项目提成多少、发表一篇文章奖励多少,类似这些‘计件制’的奖励方式,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性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科研体制机制的完善,应该逐步减少这些奖励,增加科技工作者们的固定收入,对于确定的科研平台给予固定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表示:在科研院所、高校等开展薪酬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当了十几年的教授,年薪可能只有5万元左右,能从科研经费中按比例提取大额奖金的诱惑,使得我们的专家、教授如脱缰的野马满天飞,找课题、接项目,本职的工作无暇也不愿去好好地开展。”他建议,科研工作者的收入和科研经费基本脱钩,给予科研工作者固定年薪和津贴,保证他们能体面地生活、工作,创造一个潜心科研的大环境。(记者仇逸、许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