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三八"节收礼男老师也有份 "园丁"直言收礼成负担

2011年03月08日 11:0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三八节”已成为继教师节之外老师收到学生礼物的一个“小高峰”。记者昨日从南海多家花店、化妆品柜台、海味店了解到,不少学生家长提前订购鲜花、购买化妆品送老师,连男老师亦有份收礼。

  南海多名中小学教师也向记者证实,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在“三八节”送礼,其中送鲜花最为普遍,其次是化妆品和购物卡。但教师们坦言,一张贺卡聊表心意即可,如果礼物贵重,会让他们“很负担”。

  “三八节”给老师送礼渐成风潮

  南海广场负一楼化妆品区OLAY专柜的售货员告诉记者,“三八节”前夕,已有十来名家长购买成套化妆品送给老师。“近两年来,在三八节给老师买化妆品的家长也多了起来。”该售货员说,家长常常一次性购买两三套化妆品,送给不同的老师,价值则一般在1500元至2500元之间。“OLAY品牌知名度高,家长们送给老师也觉得有面子”。

  在保利水城千色店欧莱雅男士化妆品专区,记者遇到了正在为男老师挑选化妆品的家长郭女士。“我给女儿的几名女性老师都买了化妆品,为了不要有失偏颇,干脆给女儿的男性老师也买一套。”郭女士说。

  相对来说,更多的家长选择给老师送鲜花。记者昨日从桂澜路、天佑六路上多家花店了解到,很多家长已经预订了鲜花,由花店在今天送到学校,“给老师一个惊喜”。天佑六路“花中花”花店店主告诉记者,“三八节”期间鲜花价格未上涨,家长们出手大方,预订的鲜花价位多在150元左右,且一般都会预订两三束。

  桂澜路一家花店的店主则表示,也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过来买花,“但只买几枝花,让孩子带给老师,每个老师送一朵,营造点节日气氛而已”。

  家长送礼“很无奈”老师收礼“很负担”

  “小孩子说同学们都会准备礼物,她也不能落后。”在桂澜路的花店里,麦女士正在和女儿一起为老师挑选康乃馨。麦女士称,究竟应该给老师送哪种档次的“三八节”礼物,她为此纠结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送花。鲜花美丽经济又得体,老师收礼物也会觉得自在。”麦女士无奈地表示,她本来不想让女儿过早接触成人世界的送礼风尚,但又不想让她成为少数不送礼物的学生。

  同麦女士同样无奈的家长不在少数。前日下午,在桂澜路某家海味店,文女士正在为儿子的老师挑选“得体”的“三八节”礼物。文女士说,今年是她第一次在“三八节”为老师选礼物,以往只是在教师节送礼。“没办法,我儿子今年上初三了,现在是关键时刻,给老师们送点礼,希望他们能多在儿子身上花精力。”

  家长们为了送礼费尽心思,而记者在与桂城、西樵、平洲等地多名中小学教师的交谈中发现,收到礼物的老师们“也很头疼”。

  桂城某公立小学陈老师向记者抱怨,有的家长送来名贵的化妆品,或者是购物卡,“如果收下,‘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心里很别捏;如果不收,态度往往要强硬,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又会变得尴尬。”而西樵某初中语文老师则有些“愤怒”地谈到,有的家长坚持让老师收下礼物,随后就会为了孩子对老师提出各种要求,“感觉像是被家长要挟了”。

  与家长们不同,学生们自己送给老师的礼物则会“单纯”很多。昨天,已经从教11年的陈老师就收到了学生们送的金嗓子喉宝、暖水杯、笔袋、文件夹、护手霜等小礼物,有的学生还为老师自制了卡片。“其实一张卡片就足够了,而且学生们这些小心意特别让我感动。”陈老师称,比起家长们送的“大礼”,孩子们的礼物更让她有尊严感。

  ■编后

  读完这则新闻,编者对节日学生给老师送礼越送越贵重这种风潮表示担忧。

  教师节给老师送礼物,应该看作为尊重师长的表现,但是,正常的给老师送一张贺卡、一束鲜花甚至一句温暖的问候,足矣。而现在有好多家长、学生送的礼物却已远远超过了表达敬意的成分。当送礼在校园内过度泛滥甚至转化成为一种交易时,圣洁校园一定会变得污浊。这不仅破坏了纯洁的师生关系,潜移默化带来的消极影响更不利于青少年成长。而且,它对不少学生家长也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众所周知,老师和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家长和教师的言行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要想我们未来的社会风气变得洁净,首先要从家长和教师自身做起:家长不给孩子灌输和践行“不送礼不办事,送大礼办大事”的错误观念;老师绝对不能暗示、提倡学生送礼,相反,要对送不恰当礼物的学生和家长进行批评,这样,才算是合格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优秀人民教师。  (记者/周冬冬)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