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方青代表:高质课堂才是减负关键所在

2011年03月08日 11:19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两会日记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实验小学校长方青讲述两会见闻与感想

  2011年3月7日 星期一 晴

  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十二五”规划草案,里面都提到“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教育本该是一件让人开心和幸福的事,是什么使教育如此负重?作为来自教育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我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

  透视我们的教育体系,绝大部分内容是知识的传授。它需要大量的灌输、讲解,要求受教育者按照书本和教育者的意图去理解所学的知识,强调思维的求同性。这种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能理解知识,并能运用自如、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辅之以一定量的练习和训练,否则难以奏效。这种以“知识的搬运”为载体的教学模式,以及与之配套的完整的考试评价制度,使记忆力被提升到了很强的高度,而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则被压制甚至排挤在了教育的范畴之外。

  减负已经喊了很多年,但收效甚微。这是因为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学生的练习和训练应该是有限度的,但是毕竟“熟能生巧”,可以有效地应付考试,这符合家长与社会的期望。由此可见,即使教学内容再减一半,学生之间还是有竞争;即使学生每天在校时间只有一小时,家长也会用各种培训、家教等来填补学生剩余的时间;即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上高一级学校,学生之间还要竞争上更好的高一级学校。

  教育是为了让人生更美好,让社会更美好。这样想,减负的初衷应该是让孩子们轻松、快乐、高效地学习。目前,我们的减负效果不理想,不是因为工作不到位,而是因为没有考虑到我国教育的特点和实际,这个特点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具有强大的惯性,绝非朝夕之间就能改变。

  在教育主阵地的课堂上,如何切实减负呢?最初,面对如火如荼的“轻负高质”改革,教师们的第一反应是妥协,然后是照本宣科,根据要求战战兢兢地履行。但教师们很快发现,在学校减负的同时,家长们却不依不饶了,有的自己买了很多课外辅导书,强迫孩子完成;有的把孩子送进辅导班、请家教;还有的指责学校和教师不负责任,减负分明是教师懒散的借口……这使我们对最初的行为进行反思:单纯的“减量”有效吗?

  给学生减负,但家长的思想不减负有用吗?家校合力才能拧成“教育之绳”,减负光“减量”还不行,提质才是关键。

  经过研讨,我们学校语文教研组的“学习单”式教学改革出炉了。课堂上,我们用“学习单”“逼着”孩子既要学会独立思考,又能合作创新。“学习单”改变了单向的“灌输—接收”的教学模式,成为师生双向互动、学生相互多动的模式。这样的课堂模式对施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整个课堂必须有全局的把握,对可能生成的问题有深入的探索;对受教者而言,每个人既是独立思考者,又是小组合作的参与者、探讨者,自身的局限性与他人的独特性相互汲取、融合,在完成“学习单”的过程中生成智慧。

  “学习单”是我们减负的尝试,在语文组的带领下,现在数学组、科学组也在探索中。教师们明白了,高质的课堂才是减负的关键所在,提升教师素质,改进教师观念是减负的助推器。

  全国人大代表 方青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