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政协的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卫生部原部长张文康表示,虽然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出反腐倡廉的问题,但几年来并没有明显改善,出现思想道德建设的短板。他举例说,有的小孩在被问及长大后的理想是“想当贪官”,因为贪官挣钱多,这样的现实很可怕。(3月14日《京华时报》)
《中国青年报》最近的一项调查就显示,有近七成的年轻受访者想当领导。显然,无论是小孩想当贪官,还是年轻人想当领导,其原因用小孩的话简单说就是“有好多东西”。这些“好东西”不外乎权势、名利、地位、尊严等等。
小孩原本纯真无邪,其心灵是一张白纸。但为何会有如此世故的“理想”?又是谁将这些“白纸”污染得如此不堪?显然,小孩想当贪官,并非如秦相李斯年轻时由粮仓中的硕鼠“顿悟”到做人当做仓鼠,而是被整个社会环境物质和精神双重所污染。当父母和老师教导小孩要诚实正直时,小孩子所看到、听到的却是另一种现实,比如学校弄虚作假,逢迎上级检查;逢年过节时,父母笑纳别人送来的钱财;电视剧里奸人靠阴谋耍手段战胜好人;媒体上报道某某贪官生活是如何豪奢,却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再而听到周围人们的抱怨;等等。
正是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让小孩产生了这样一种感受:贪官不仅很容易当,而且贪官得到很多“好东西”,却没有受到严惩。在一些小孩眼里,最风光的莫过于当官乃至当大贪官,甚至那些贪官反而成了小孩心目中的“英雄”或“成功者”。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小孩将当官乃至当贪官,视为人生的“理想”了。
可见,小孩想当贪官,或者张文康所说的“反腐倡廉的问题没有明显改善”,归根结底在于官员贪污腐败的风险成本很低,甚至为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官员不受约束,对权力缺少相应的制衡机制,即便有一些监督机制,但往往严重失语和形同虚设。而另一方面,则是组织部门对贪官的惩治力度过于轻飘飘——对官员的“问责”往往停留于“家法”的层面,而鲜见施以“国法”。而即便是“家法”,也更多的是“免职”“撤职”之类无伤大雅的行政处分。
由上不难看出,破除小孩畸形的“贪官梦”,以及提高反腐倡廉效果的方法非常明了。然而遗憾的是,张文康却认为是思想道德建设出现短板所致。道德说教不是没有效果,但其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比教育更有说服力、效果更直接的方法,在于完善相关监督机制,加大对贪官的惩治力度,同时将受到严惩的官员在媒体上充分曝光。只有让贪官既身败名裂,又倾家荡产,官员才不会贪更不敢贪;也只有让小孩看到更多的贪官得到应有的惩罚,也才会打消其错误的念头。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