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场由一个自学英语的农民与浙江大学学生的英语单词PK正在进行。
“silica?”一大学生提问。
“硅,s-i-l-i-c-a,silica。”农民边答边在黑板上书写出单词。
掌声“哗”地响起。
“bias?”
“偏见、偏爱,b-i-a-s,bias。”
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学生轮流传递着英语字典,挑最刁钻、最生僻的单词试图难住这个皮肤黝黑的中年农民,但这个农民却手握粉笔,泰然自若应对自如,每翻译出一个英语单词便准确地书写在黑板上,其惊人的词汇量和熟练的口语给专家学者和学生们留下深刻印象。3年后,这个场景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这个农民便是有“活字典”之称的蒋文生。
前不久,记者专程赴浙江省东阳市采访了这位名动一方的“活字典”。
自学英语寻找生存之道
蒋文生1956年出生在东阳市画水镇下街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73年高中毕业报名参军体检合格,却因家庭出身不好未能通过政审;1975年参加全县民办教师招聘考试,亦因政审卡壳;1979年参加高考以322分上了录取分数线,还是因为政审击碎他的大学梦。
“没资格读书,没资格工作,没钱做生意。当农民成了我唯一的选择。”蒋文生向记者追述道。
蒋文生没有向命运屈服,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试图用知识改变命运。
蒋文生发现高考中英语的比重逐年增加,学好英语也许能改变命运。他决心就此一搏。
他开始发奋努力。寒来暑往,他沉溺在自学英语中。酷暑劳作归来顾不上洗澡就捧起了英语书;严冬别人围炉闲聊,他却哆嗦着躲在屋角苦读,手冻僵了就用舌头舔书来翻页。村里闲言碎语纷起,蒋文生我行我素。
英语不能光靠记,还要听和读,否则就是哑巴英语,他迫切想要一台收音机来听英语讲座,可一贫如洗的他如何才能弄到收音机呢?
“当时,到磐安山区倒运木材能赚钱,可这是‘投机倒把’行为。为了收音机,为了英语梦,我决定试一试。”蒋文生说。“我夜里推着独轮车向崎岖的山路进发,徒步50多公里到达磐安,运了一车木材。归途中连人带车掉进深沟,脚摔伤了,我忍着痛,将木头一根根重新扛上车继续走。这一趟我赚了35元钱,买回了一台‘红蕾’牌收音机!”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