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后宰门东村80号,南京市儿童福利院所在地。院内有一座不起眼的独立3层小楼,住着7个家庭。家庭成员的爸爸妈妈与孩子并没有血缘关系,却亲如一家人。他们居住的这幢小楼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新和家园。3月8日,记者走进福利院。
“新和家园”里的寻常一天
每天清晨6点,“妈妈”杜建风早早起床为4个“儿女”做早饭,然后给他们穿衣梳洗,一个个喂饭。8点,“爸爸”丈夫焦子平将孩子们送到咫尺之外的福利院康复楼内接受康复或培智训练。
一大早马不停蹄,之后,夫妻俩还不能休息。焦子平去菜场买菜,杜建风打扫卫生、洗衣服、洗尿布。等中饭做好,就去康复楼接孩子;饭后,哄他们午睡。下午,孩子继续去上课,夫妻俩在家收衣服、做晚饭。晚上,给孩子做康复动作、进行语言训练……一直到晚上8点,4个孩子进入梦乡,忙碌的一天才算落幕。
这只不过是“新和家园”里寻常的一天。
杜建风夫妻俩是福利院招聘来的“爸爸妈妈”,他们带的4个孩子都有重度残疾:大女儿7岁,模样俊俏,精神发育迟缓;老二是个5岁的可爱男孩,能吃能喝,看上去正常,却是自闭症患儿;三儿子4岁,腿部残疾,经过长期的训练和照料,已有改善;最小的儿子才13个月,早产儿,发育迟缓。
像杜建风夫妻这样与福利院孩子们组成的家庭,称为“类家庭”。“类家庭”里的“爸爸”可以外出工作,“妈妈”则必须全职。而焦子平没有选择外出工作,他帮妻子尽心照顾这4个孩子。
“我们夫妻俩都是下岗工人,有一个26岁的儿子,已经工作。4年来,我们一年365天和孩子寸步不离,没有假日,即便是过年,也是带着孩子们走亲访友。他们都是弃婴,又有残疾,很可怜,我自愿做这份工作,工资不高,很辛苦,却舍不得离开。”杜妈妈对孩子的爱溢于言表,而最让她感动的是孩子说出的这句话——
“我喜欢不下班的妈妈”
在杜建风家的客厅里,记者见到了挂在墙上的全家福。“你看这个可爱的男孩,叫华萤萍,去年已被国外家庭领养。他是脑瘫儿,医院下的判决书是‘一辈子躺在床上’。我们养他以后,爸爸每天为他做按摩,两年后,智力和活动能力大为好转。”说到这个已送走的孩子,杜妈妈眼泛泪光,“孩子每天都摸着我的耳朵睡觉,还总是甜甜地说:妈妈,你真好,我喜欢不下班的妈妈!”
“不下班的妈妈”在南京市福利院一共有7位,她们和各自的“另一半”一起,为28名孤儿撑起了一个个家庭。
“新和家园类家庭”养育模式,是南京儿童福利院和美国“半边天”基金会开展的一个合作项目,旨在为孤残儿童提供稳定、温馨的家庭生活,让孩子们感受家庭的爱和温暖,帮助他们和成人建立亲子关系的模拟家庭环境。
项目开展以来,不断有重度残疾孤儿送到这个新的家园养育,等孩子的身体智力各方面改善后,再调换新的重症孩子过来,每家维持4个孩子不变。福利院为此专门腾出了一栋三层小楼,完全按照家庭模式进行改造装修:每户4个房间,有客厅、厨房、卫生间和卧室,孩子的卧室一律朝南,一家至少100平方米。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可塑性很强,及早干预,就会有很大改变。”福利院周副院长说,这些“类家庭”里的残疾孤儿,有可能逐步转为轻度残疾,这是他们回归正常家庭、被领养的契机。今年春节后,9名这样的孩子已经被涉外领养。然而——
模式虽好却面临推广瓶颈
“‘类家庭’模式很有效果,而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院长朱洪说,目前这些特殊“爸妈”,由美国“半边天”基金会每月支付2000元的工资,福利院拨付孤儿的生活费,还提供了一栋楼。孤儿的医疗教育费、服装费等,也都由福利院承担。
朱洪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户家庭一年为单位计算,父母工资2.4万元,房租1.8万元;水电费、各种维修费9000多元,4个孩子吃饭穿衣喝奶粉等生活费4.8万元……一年下来,养育4个孤儿的“类家庭”要花费10万元左右。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共有2.6万名孤儿(不包括很多“父死、母改嫁”的事实孤儿),给他们都聘请爸爸妈妈,不现实。而“类家庭”模式,早在2007年就在南京试点,由于没有更多的外来资金援助,这种模式“眼下已显生存危机”,更别说推广。还有一个缺陷是,“类家庭”说到底,还只是模拟状态,没有社区邻里环境,没有真正的亲戚朋友,没有法律上的亲属关系……特殊“爸妈”也容易受到机制性约束和爱心约束。
那么,这些孤儿的最终出路在哪儿——
家,才是孩子最好的归宿
朱洪说,为什么美国的基金会要资助“类家庭”模式?其实是灌输一种理念:家,才是孩子最好的归宿。
儿童福利院集中供养,条件再好,毕竟人手少,难以顾及每个孩子的需求。以南京市为例,全年收养500多名孤儿,250名住在福利院,其余都寄养在社会家庭。南京最大的孤儿寄养地在栖霞区,目前有74户家庭承担养育。福利院负责筛选有爱心,有能力的寄养家庭,并根据国家规定,支付每个孩子每月700元的生活费;孩子的医疗教育等费用,也由福利院结算。
俗话说:“宁种三亩地,不带一个娃。”周副院长认为,抚养一个残疾孩子,远不止给地方住、给饭吃、一个月给700元这么简单。这些寄养家庭里的妈妈们,为残疾孩子付出了很多,她们身上有大爱。
然而,家庭寄养也不是孤儿的终极归宿。按照现行的寄养规定,孩子满14周岁后,就要离开寄养家庭,转入社会福利院,孩子最终还得面临与家庭分离的难题。很多孤儿在寄养家庭里生活多年,分离,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很痛苦。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国家应当出台保障政策,鼓励由寄养家庭永久收养这些孩子,成为法律承认的一家人。
不过,现实却不容乐观。目前国内残疾孤儿家庭收养率几乎为零。主要原因,是社会弃婴绝大多数为重度残疾,普通家庭难以承担巨额的医疗康复费用。“所以,我们现在寻求民政部的帮助,为残疾程度较轻的孤儿物色涉外收养家庭。前两年,有100多名残疾孤儿在国外永久安家,并得到手术康复治疗。”朱洪表示。
“我盼望自己有失业的那一天,”采访最后,朱洪不免感慨:欧美发达国家没有儿童福利院,只有帮助孤儿寻找新家庭的中介慈善组织。“如果社会上不再有弃婴,儿童福利院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也说明,我们国家的保障制度和社会观念有了极大进步。”(记者 唐 悦 汪晓霞 实习生 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