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以来,湖南连续发生多起传销组织欺诈求职学子事件,涉及6所高校上百名学生。随着网络传销的蔓延,传销组织利用大学生心理较为脆弱、求职心切等弱点,将网络传销组织发展瞄准了在校学生,成为传销组织发展的新特点。
学生竟成网络传销主力
心理防线脆弱,禁不起金钱诱惑是主因
日前,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联合中国反传销协会发布了国内首份网络传销调查报告——《2010中国网络传销调查报告》。报告指出,2010年我国参与网络传销的人员超过4000万,经工商查处公布的涉案金额达60亿元。
记者了解到,去年湖南省工商、公安等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30000余人次,捣毁大小传销窝点1700余处,教育劝返、遣散传销人员17100余人次,抓获传销头目895人。
对此,湖南省打击传销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鲁先华指出,传销活动在湖南出现的一个新特点就是:过去,参与传销的人员主要是一些知识层次相对较低的群体;而如今,高校学生、白领、公务员等参与传销的情况日益增多。
记者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湖南省高校发生了10多起学生被困参加传销的案件,涉及数千人。今年3月以来,湖南省委教育工委连续接到3起关于学生失踪(可能被传销组织控制)或被疑似传销组织的培训机构骗取钱财的情况,涉及到6所高校、上百名学生。
2010年5月,吉首市捣毁的一个网络传销组织,其成员90%是大中专学生。
“瞄准大学生的网络传销团体,大都打着‘介绍工作’、‘招聘’等创业就业的旗号。”鲁先华介绍。
曾误入传销陷阱的湖南某大学学生李某,现在专门开设反传销帮忙热线,通过现身说法、心理咨询等方式,来解救被卷入传销的人士。他告诉记者,就在这几天,他正在帮忙“解救”自己的一位大学同学。这位同学听信了“可以赚到650万元”的诱惑,被骗到广西梧州参加一个打着企业名号的网络传销组织。为了劝服他,李某跟随同学父亲去了几趟梧州。
李某说,目前自己已经解救了近60名陷入传销的人士,“各行各业的都有,主要是大学生,有的为了参加传销甚至不惜退学。”
为什么大学生等群体容易被骗参与传销?李某说,大学生心理防线其实比较脆弱,禁不起金钱的诱惑,一旦陷入传销,如果没有外力的帮助,自己很难退出来。
网络传销监管存在“灰色地带”
高校应加强对学生防范传销基本知识的教育
谈到如何应对网络传销人员结构变得日益复杂的状况,鲁先华介绍,湖南省打击传销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专门建立了清查传销组织时发现的传销人员的“黑名单信息库”,目前全省已录入6100名传销人员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传销记录等基本信息。
建立该信息库,主要是为了及时掌握传销人员的动态、交换查处传销组织的信息,并有望解决打击传销时“取证难、处理难”的问题。
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陈曙光认为,高校应该把防范传销的基本知识纳入新生入学、就业指导教育范围,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现身说法等方式,提高学生识别、防范传销的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对各类招聘、就业信息的辨认和甄别,帮助求职学生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在李某看来,学校应该多组织学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心态变得阳光健康,早点认知社会,早点拥有“社会人”意识。另外,多举行一些励志教育活动,可以让大学生的心志变得积极向上,不至于一下子掉入“一夜暴富”等失衡心态中。
有专家认为,打击网络传销,最关键在于“从法入手”。针对传统的非法传销,《禁止传销条例》已于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对于电子商务尤其是网络购物行为,2010年5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出台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而打击网络传销时,屡有部门协调难、取证难、查处难的“三难”现象发生。
《2010中国网络传销调查报告》指出,目前国家还没有针对网络传销的法律法规,网络传销还处于工商监管的“灰色地带”,国家有关立法部门应该尽快出台专门针对网络传销的法律法规,或进一步完善现有相关传销的法律法规,使网络传销监管有法可依。(记者 侯琳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