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复旦校长杨玉良:大学校长是影响校风的关键人物

2011年03月24日 08:4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所大学的校长有时候不能做很多的事情,但是在有些事情上是非常关键的,尤其是校风,一所学校的校风如果风清气正的话,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学者在这里诞生。”3月20日,在纪念谢希德先生诞辰90周年座谈会上,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教授表示,大学校长应该是影响校风的关键人物。

  谢希德是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的第三任校长,也是当时国内高校唯一的大学女校长,除了在半导体物理学和表面物理学领域的学术成就外,更令人称道的是其在担任校长期间开放民主、求真务实的态度与胸怀。身为中共中央委员的谢希德虽然有专车,但每天上班她都和其他教师一起坐学校的“长龙”班车,并把这看成一种乐趣。

  谢希德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时,杨玉良还是一名青年教师,“尽管当时‘文革’刚刚结束没多久,但是学校的风气是非常好的。”杨玉良说,“那时候我作为一个青年教师,对谢校长也非常敬仰,我们不是怕她,而是一种尊敬,发自内心的尊敬。”

  而现在,已经担任复旦大学校长的杨玉良坦言,现在高校里有种坏习惯,“领导讲话好像总是高屋建瓴,或者高瞻远瞩,或者想要做一个总结。”

  在杨玉良看来,谢希德虽然身为校长,身为中央委员,但始终坚持一个学者的姿态,而“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校长开始跟行政挂上了一定的联系,所以使得我们身上若隐若现出现了一定官气”,杨玉良说,自己在和谢希德有限的接触中,一点也没有感觉到她身上的官气。

  杨玉良说,全校的学者,尤其是学校的各级干部来学习谢希德校长的这种精神,“现在有人开玩笑说‘官不大,官气大’,个别人官并不大,但是官气可能要比当时的校长大得多。”

  谢希德在学术方面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谢希德的学生、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教授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谢希德开的课,“及格等于不及格,来年继续考”,一定要考到“中”以上才行。

  但另一方面,谢希德对学生又非常尊重,沈丁立读书期间发表了21篇论文,其中4篇是SCI论文,“每一篇文章都是谢老师亲自指导,上面有很多的批语”。一开始的几篇论文,沈丁立是把谢希德的名字放在论文作者名单里的,谢希德并没有提出什么意见,沈丁立以为是默认,但到了第四篇论文时,谢希德主动把自己的名字划掉了,“她说我可以独立发表了,这就是一个导师的风格。我觉得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杨玉良也认为,全校教师更应该学习谢希德的是对待学生、对待学术的严谨态度,“相比较以前的话,我们是有所淡漠,学术精神是有所消减的。”杨玉良强调,不管是一个学者,还是一个干部,乃至是一个校领导,都应该用一种严谨的态度对待学生、对待学术。他提到,早在1991年的时候,有一次教育部在复旦开了一个会,当时讨论的主题是“年轻教授已经不进图书馆了”,“当时就有这样的情况了,尽管引起了注意,但是注意得不够。这种情况出来之后,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导师本身在学术上不严谨,导师对学生的论文批改等各方面不认真,如果学生发表论文,导师只知道在上面署个名的话,那危险的后果是不难想象的。”记者 周凯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