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从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上传来消息,“十二五”时期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毕业生待就业总量不断增长,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一些现象值得注意:一方面,就业几近饱和的一线城市仍然是很多毕业生的首选就业地点,他们宁愿“漂”在一线城市,也不愿意去二三线城市发展;另一方面,新兴二三线城市人才缺乏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善,甚至已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各地就业信息沟通不畅,高校毕业生掌握的二三线城市就业信息有限,是造成当下高校毕业生区域配置不均衡的主要原因。
当前二三线城市的就业环境总体好于一线城市
中国青年报:一些高校毕业生不愿去二三线城市,是因为他们认为一线城市的就业机会更多,事实真是这样吗?
曾湘泉:我觉得这样的判断不太准确。金融危机过后,我国经济结构出现了巨大调整。政府的4万亿投资大部分都投向中西部地区,许多二三线城市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过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这不是凭空判断,很多调查数据都可以印证。
中国青年报:都有哪些数据?
曾湘泉:根据智联招聘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劳动力需求之间的比例为1.38∶1,到2010年这一比例就变为0.99∶1。也就是说,2010年我国二线城市的劳动力需求已经首次超过了一线城市。
在人才供给上,根据万宝盛华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一线城市的求职总人数约为3593万人,二线城市的求职总人数约为3290万人。人才需求大于一线城市,人才供给却仍然小于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人才缺乏问题必然越来越严重。
根据我们就业研究所公布的就业竞争指数,2009年我国二线城市就业竞争指数为0.90,一线城市就业竞争指数为0.99。相比于一线城市,当下二线城市的就业竞争程度也明显较低。
我们可以看到,相比于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的雇用前景越来越好,就业机会越来越多,人才供给却很少,就业竞争不太激烈。所以说,当前二三线城市的就业环境总体上要好于一线城市。
现在北京的高校毕业生,有几个了解石家庄、保定的就业需求?
中国青年报: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大学生宁愿留守一线城市?
曾湘泉:这主要是地区间就业信息沟通不畅造成的。现实中,许多高校毕业生掌握的就业信息非常有限,往往只知道所在城市的就业信息,对其他城市的就业信息几乎一无所知。现在北京的高校毕业生,有几个了解石家庄、保定等周边城市的就业需求?据我了解不多。当下高校毕业生掌握的就业信息是有很大局限的。
我国目前大多数高校都还布局在一线城市,本身就导致许多高校毕业生根本不了解二三线城市的就业需求与状况,思维也还停留在多年前,认为二三线城市没有机会。人们都喜欢选择自己熟悉的地方就业,高校毕业生又怎么可能去二三线城市就业呢?
中国青年报: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毕业生掌握的就业信息如此局限?
曾湘泉:首先,我们现在的公共就业信息系统还不发达,高校毕业生掌握的就业信息,区域性特征明显而全国性特征不足。对于全国各地的就业信息、职位空缺信息,没有人去充分挖掘整理,也没有一个统一共享的平台来发布这些信息。
其次,许多二三线城市也不太注重向高校毕业生宣传自己。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每年“两会”期间,许多中西部省份的省长、市长都会来人民大学作报告,向人大学生介绍自己省份、城市的状况,鼓励学生去他们那里就业。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和高校毕业生了解二三线城市的渠道。可是近些年来,这样的报告会却越来越少了。
中国青年报: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去二三线城市,难道和毕业生自己的就业观念没有关系吗?
曾湘泉:当然有关系。现在的就业客观形势已经变了,可许多毕业生仍然只盯着一线城市。但也应该理解,高校毕业生毕竟只是一个个理性的个体,他们之所以没有作出合理的选择,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不够通畅,作选择时掌握的信息面过于狭窄。当下高校毕业生区域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并不是个体性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结构性问题。
政府应建立全国性大学生就业信息共享平台
中国青年报:怎么解决这个结构性问题呢?
曾湘泉:首先应该使地区间就业信息的沟通通畅起来,让高校毕业生了解二三线城市的就业环境与职位空缺状况。
现在,我国就业信息市场还处于地区分割的状态,中央和各地方的就业机构之间,信息沟通与共享还很不到位。我们政府应当承担起责任,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共享平台,让全国毕业生都能在这个平台上看到各地,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就业信息。
建立这样的就业信息平台有两条路径可选:第一,国家就业部门与其下属的就业机构应加强内部统筹与联系,各地就业机构负责搜集本地就业信息,由国家就业部门进行统筹,将信息放在统一的平台上;第二,各地就业机构之间进行协商,联合建立起一个就业信息互换与共享机制。
中国青年报:二三线城市的地方政府也应该主动宣传自己吧。
曾湘泉:这方面也很重要。首先,二三线城市的地方政府应该通过各种方法,吸引外地优秀大学生,并留住他们。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到异地工作其实会遇到很多困难,不仅是经济上的,还包括生活习惯、情感、人际关系等方面。这就需要地方政府要在很多方面关心这些外来的大学生,不能把人家要过来就不管不顾。
其次,二三线城市的地方政府还应该主动联系当地在外求学的优秀大学生,鼓励他们回家乡就业。一般而言,由于他们的社会关系还在本地,他们也更容易被留住。但现在有几个地方政府在自觉做这方面的工作?
当前,许多二三线城市的地方政府还是只注重招商引资,不重视吸引人才。要知道,二三线城市的发展不再只是一个缺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缺人。没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再多的投资也转化不成地方的发展成绩。
中国青年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是不是也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
曾湘泉:当然要调整。作为一个求职的大学生,他应该认清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将自己的求职意向与这个大趋势相结合。
这也和一个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有关。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是什么、哪里有适合的机会等问题,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与理性的判断。但很多大学生没有树立起正确的职业成功观,以为成功的职业就是当大官、赚大钱。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缺乏专业指导,往往只是盲目跟风,这样就不可能找到适合的工作,也很难获得职业上的成功。
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就业指导不是提倡了很多年吗,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状况?
曾湘泉:我们现在给大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太过简单,往往只是指导一些皮毛性的东西,例如求职简历该怎么写、户口政策是什么样等等。但对于什么才是正确的职业成功观、哪里有适合的就业机会等问题,却很少涉及。这就导致了,就业指导口号越喊越高,规模越做越大,却总是收效甚微。
大学生就业指导做得不够专业深入,很大程度和缺乏专业指导人才有关。现在许多就业指导老师,自身就没有什么求职就业经验。我建议,国家可以开设职业指导和管理的专业硕士学位,加强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