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冯培:论文数量不代表创新能力 造假是学术之殇

2011年04月03日 09:5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人物档案

  冯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教学会公共关系专业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

对话背景

  不久前,一则消息让很多怀有“第一”情结的人感到兴奋——中国发表期刊论文数量已成为全球第一。日前,另有消息称,海南一起非法期刊案件曝光,7年间,有人收取约2万名投稿者版面费超过1000万元。

  近年来,我国论文数量与职称评定直接挂钩,牵涉到工资待遇、课题申请等一系列问题,因而,发表论文多少已成为衡量学者成就和高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在论文数量居高不下的背后,却不时爆出抄袭、造假等学术丑闻。如何重拾学术理想、培育创新理念,并进一步造就国内高校的大学精神,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对冯培进行了专访。

“大学精神”迷失值得警惕

  中国青年报:据报道,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对此,您怎样看待?

  冯培:从思想表达、观点创造的数量上看,我们已经成为“首位”,但这并不值得欢欣鼓舞。也有数据显示,尽管论文数量位居榜首,但我国论文平均引用率只有10%左右,排在世界100名之外。

  一篇论文发表后被同行引用的次数,实则是衡量其质量和学术价值的关键因素。如此低的论文引用率,只能说明真实的成果转化还非常欠缺,并不具备足够的学术“营养”。其次,论文数量并不能代表我国高校的实际创新能力。当前,“小打小闹”的创新在高校时有出现,而真正能产生重要推动意义的创新仍然屈指可数。

  中国青年报:有学者认为,学术自由、学者自律,都是“大学精神”中极为重要而具体的内涵。您如何理解在当前学术氛围下,大学精神的现状和表现?

  冯培:大学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更需要一种客观理性的科学精神和恪守良知的人文情怀,这是大学精神最重要的本质。正因为有这两点存在,大学才能够保持相对清新、独特和理想的思想角度,以审慎的思考方式做出独立判断。

  崇尚知识和鼓励创新而不是崇尚权力、地位的文化氛围,是大学精神的独特表现。目前,从这一角度衡量我国大学的品质,依旧和“世界一流”的目标有很大差距。现在,“大学精神”迷失是一种值得高度警惕的现象。由此产生的价值观迷失、功利化导向,实则也是滋生浮躁学术气氛的主要成因。

指标化考核是学术造假的“温床”

  中国青年报:近年来,学术造假风波时有发生。您怎么看待频繁出现的“论文造假”现象?

  冯培:不可回避,论文造假现象确实是当前“学术之殇”。在充满利益诱惑和不断变迁的社会环境下,学者不可能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在这一背景下,单纯将“学术造假”的矛头指向学者,也许并不公平。社会公众对学者充满期待,这一群体应该成为社会良知的代表。但为什么会发生诸多学术领域的负面事件?我觉得本质源自社会利益导向的偏差。

  目前,我们评价一位学者的权威性,更多取决于其职称、头衔。而职称评定的量化指标之一就是论文数量。按照现行评价体系,只有在论文数量上具备相应条件,才可能获得相应学术身份。而身份获得后又进一步产生马太效应,让学者得到更多利益。这是“滚雪球”式的循环放大。以利益为导向的价值观并非一无是处,但利益导向被无限放大时,就会出现畸形的现象。由此,一些学者就会选择成功的捷径而放弃学术操守。

  2008年,在和美国芝加哥大学相关负责人交流时,我曾问过这样一个问题:“贵校拥有六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你们是怎样优待他们的?”校方负责人的回答让我非常震惊,他说:“当初校方让这些学者提出要求,其中只有一人希望自己的停车位能够距离实验室近一点,于是我们满足了这个要求。”

  相对于国内将某些奖项、职务高高供奉在上的浮躁情绪,这些学者和校方的态度很值得我们反思。这件事让我深刻地感受到,良好的学术氛围,不仅源自学者自身,还源自学校、社会的风气以及健康的学术评价体系。

  中国青年报:您提到,一些学术不端行为一定程度上是源自评价体系及社会舆论导向的失衡,对此,您有何建议?

  冯培:现有的单纯以论文数量来评价高校和学者的体系无疑存在诸多弊端。首先,作为学校社会声望的重要来源,考生报考数量会显著影响到高校的发展。然而目前,绝大多数考生在选择志愿时都将大学排名作为首要标准,而大学排名还是来自各项指标考核,最后还是落实在每个教师身上。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循环链条上的教师无法跳出“学术怪圈”独立存在。事实上,仅以总体论文数量等量化指标来衡量学校的“好与坏”并不能为考生带来实惠。不管是“大而全”还是“小而美”,关键是学生在校的满意度。

  其次,将不同规模、专业、类别的高校以同样的方式评价,我认为并不科学。比如,我们如何评价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论文孰高孰低?在这点上,我认为美国大学的评价体系值得借鉴。以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为例,这两所大学分属教育型和研究型大学。在当地,这两类大学根本不需要在一个“跑道”上比赛,大家只需安心做好自己。

“去行政化”的本意是为学术服务

  中国青年报:目前,我国有30多所副部级大学,还有正厅级的公办本科以及副厅级的高职高专。诸多观点认为,将行政与学术挂钩,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前学术地位的下降,以及学术氛围的恶化。对此,您怎么看?

  冯培:在一定程度上,“行政化”加剧了当前大学精神缺失的现状。作为学术单位,过度的行政化色彩会导致行政权力位于学术权力之上,造成对学术研究以及人才选拔创新的制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初衷也在于根除学术领域“官僚作风”。另一方面,从学术管理的角度看,学术权力的运行也需要行政权力相辅佐,但不是主导,我们不应将两者截然对立。只是由于社会氛围中浓郁的官本位以及利益导向文化,才产生了“行政化”制约学术发展的问题。

  有舆论认为,当前高校的行政人员不仅数量过多,而且占据着资源的分配权。据我了解,在很多国家,大学的行政管理不是被淘汰,而是走上了专业化路线。比如,在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管理人员比例也不少;在芝加哥大学,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都是本领域的专业化人士。其实,“去行政化”的本意应该是为学术服务。

  中国青年报:在您看来,要消除高校的“衙门”作风,应该做些什么?

  冯培:针对当前现状,我认为应当倡导行政专业化。远见卓识、专业精深,是一所大学管理者不可或缺的能力和素质。如果能放下浮躁心态,将管理工作上升至一门专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行政化对于学术发展的制约。本报记者 骆沙 实习生 王素洁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