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社会认为,孩子需要学前教育,而且这个教育需要由机构而不是由爷爷奶奶甚至保姆去完成的话,就应该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机会进幼儿园。这就如医保是为了保证穷人也看得起病,就如公交车的低价,是为了穷人也可以去坐。保障型的幼儿园是广大工薪阶层需要的。
昨日城中报载,广州市教科所近期对广州市12个区、县级市的幼儿教师现状进行了普查,并对6个新老城区200多所不同类型幼儿园的6857名教师进行抽样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者中超六成幼师工资仅在900至2000元。
除此之外,调查还得出了“广州幼师编制少,中低学历多,整体待遇偏低!”的定论。
这个定论,在美轮美奂喜气洋洋的广州城里响起,显得格外刺耳。
来自广州市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9年度广州非私营单位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是49215元,相比之下,每月900至2000元的收入,高低顿现。
一个教职工整体待遇偏低的行业,能否提供好的教育平台,我们无信心。至于人员学历低,也是待遇低的后果。
教育行业,一直是个令人纠结的行业。人们对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和条件的要求,比对任何行业都大,另一方面,作为不能产生即时庞大利润的教育行业,却是人微言轻。幼教行业更是。因为幼教不是义务教育,只能属于有偿消费,若以商品价值去判断,租场地,配教师,这样要收多少学费才能得到与其他行业相等的利润?
所以我们相信,那些每月学费三四千元的贵族幼儿园,是可以收支平衡的。但工薪阶层消费得起的不多。
那些豪华公立幼儿园,因为有充足的财政拨款和免费用地,是可以收支平衡的。但工薪阶层子女进入机会不多。
而普通的公立幼儿园,亦因为有部分的财政拨款而保持基本正常运转。
只能给教师发千来块钱工资的私立幼儿园,境况能好到哪儿去?
有统计显示,广州的公立幼儿园占总数的一成不到。这是否意味着,按市场规律操作的民办幼儿园,将成为幼教的主流?这边是适龄孩子的需求,和工薪阶层的消费能力,那边是缺乏远景、餐揾餐食的园所,这无法令人不担忧。
所以,如果社会认为,孩子需要学前教育,而且这个教育需要由机构而不是由爷爷奶奶甚至保姆去完成的话,就应该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机会进幼儿园。这就如医保是为了保证穷人也看得起病,就如公交车的低价,是为了穷人也可以去坐。保障型的幼儿园是广大工薪阶层需要的。
政府在政策和财政上大力支助一些经济型的资质好的民办幼儿园,或与民间资本合作,建设经济型的幼儿园,将其变成幼儿学前教育的基本保障群体,或许,入园难可以缓和。
所有这一切,取决于政府对幼儿教育的定位,定位好了,投入就有了。(辛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