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专家:从基层遴选公务员的改革取向是合理的

2011年04月13日 10:45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国家公务员局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今后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招收公务员,主要从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的人员中录考,一般不再直接录用应届毕业生。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这个即将实施的限制性规定在社会引起巨大争议。

  不论是计划经济时期包分配,还是近些年来实行“国考”,到机关当干部、当公务员,一直是很多应届大学毕业生所争取的。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个实现体面工作的“金饭碗”。这一限制性规定,似乎又堵住了大学生们一条“金灿灿”的就业渠道,这自然引起了一些应届生的不同想法。然而,站在选取“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的角度看问题,采访时不少专家认为,这项改革的政策取向是合理的,大学生不宜一出校门就坐机关。

  在组织部门任职的一位人士对记者说,从家门到校门,再从校门到“衙门”,目前公务员中的“三门干部”越来越多。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单纯与封闭,对社会特别是对中国国情缺乏深入了解,如果直接在中央国家机关从事政策起草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

  而一位毕业生也坦承,其实自己对于是否从政并无太多想法,参加“国考”只是为了能留在大城市。这样的心态与动机选择决定了不少投考公务员的应届生不愿去地方基层一线,而公务人员如果没有基层的工作经历,在未来处理问题时会显出诸多短板——不了解实际情况,无法创新。

  近日来自北京西城检察院的一组数据显示,政府官员中出现了“35岁”腐败现象,一些出身名校、在仕途上大有发展的年轻干部涉嫌贪污,而且金额特别巨大。有学者分析,这固然和目前相关监督机制执行不到位有关,同时也说明一些没有基层经历的年轻公务员不知“打拼”艰难,面对被赋予的权力显得“心浮气躁”,容易被欺骗、被腐蚀、被拉拢,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早在前些年“国考”在校园持续升温时,有舆论就曾提出,大学生热衷报考公务员未必是好事,不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与人才浪费,更造成了一种不健康的学风。一位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感慨说,官僚思维已经渐渐影响了大学文化,大学生们不是醉心于讨论学术,而是不断做各种公务员模拟题,写各种刻板的“申论”,而且,由于很多机关公务员从事事务性工作,工作并不复杂,精英大学生全部进入机关从事非创造性工作是否有价值,值得深思。

  然而,停招应届生进机关,人们同样要问,遴选的基层人员进机关,就一定比应届生优秀吗?

  采访时,也有一些专家担忧,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人在社会资源占有、人脉关系上都比应届生有着明显的优势,如果停招应届生其结果是为有人脉、有势力的人腾位置,这项政策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实际上,很多人在社会上历练后,沾染了诸多不良风气,甚至更加熟谙所谓的“为官之道”。如何防止这样的人靠打通各种“关节”进入上级机关,是摆在停招应届生进机关后更棘手的问题。

  “改革后的公务员选拔要保障科学公平,让真正有能力、有品德的有基层经历的人获得机会,不能造成不公正的寻租空间。”北京大学社会学专家夏学銮认为,限制应届生进机关、选拔更优秀的公务员,这项政策成功与否,选拔程序是否公正与程序设计是否科学最为关键。记者 车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