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则新闻让高校腐败现象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去年一年,安徽芜湖市检察机关查处了当地4所高校工程建设环节贿赂犯罪案件38件,13名副处级以上干部落马,其中一些人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知名专家、教授。
近几年,高校腐败屡有曝光。此次38件案件“祸”起校园工程,既反映了当前工程建设领域腐败案件频发的社会大背景,也与一些高校建筑招标流于形式、监管缺失紧密相关。曾经的“象牙塔”被金钱玷污,教书育人的校园陷入腐败,我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更应该予以正视。这些年,国家和各个地方加大扶持力度,高校建设项目骤增,大学早已不是“世外桃源”,而是成了庞大的经济体。但同时,高校自成一体,人权、事权、财权相对独立,决策、执行、监督的制衡机制又没有真正形成,于是腐败事件屡屡见诸报端。
如何根除高校工程腐败这一毒瘤?以反腐经验而论,最根本的就是要形成严密、完备、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最大限度地增强权力运行的透明度。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是对权力最好的监督。高校反腐败,要发挥舆论等各种渠道的监督作用,推行学校事务公开,改变高校“自成一体”、主事者手握大权而无人监督的局面。前些日子,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主动公布图书馆账目时直言,钱少时腐败不起来,钱多了制度没有跟上来,公开账目就是为了防止腐败。因而,健全高校监督机制,推进权力运行公开透明、程序化,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反腐败的必由之路。
当然,有了透明化的好制度,如何发挥效力便成了关键。事实上,学校内也有纪委、监察、审计等部门,也有重要项目审查等规章制度,但执行力的欠缺使这些设计成了形式和摆设,监督也就进入了盲区。从这方面说,如何做好制度衔接、发挥实效,形成刚性执行力,仍有待各方努力。
在制度之外,廉政教育的作用也应及时跟上。在不少人看来,专家、教授是释疑解惑者,他们也要被教育么?一位教育领域的贪腐者曾在悔过书中说:“我用了99%的时间在学习、工作和履行职责上,用了不到1%的时间和精力起了贪欲、谋了私。正是这不到1%的作为,抹黑了自己几十年为之奋斗和努力的事业,也抹黑了自己。”很多贪腐行为往往发生在一念之间,因而如果廉政教育能够提前筑好堤坝,在关键时候发挥作用,也不失为一种挽救和保护。
安徽处理的这一系列高校工程腐败案件说明,如果权力运行黑幕重重,那么有多少校园工程“上马”,就会有多少人“落马”,就会出现让“99%的履职毁于1%的贪欲”的情形。所以,高校反腐只有少些权力监督的盲区,才能真正让校园更加洁净起来。刘 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