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纪沧桑砥砺,一百年春华秋实。
在清华大学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4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清华园,对清华大学未来的发展提出殷切希望,为百年学府朝着更高目标迈进增添强大动力。
百年风雨,百年征程。从诞生于中华民族灾难深重之年代的留美预备学校到独立办大学,从探索社会主义大学办学之路到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一百年来,清华大学的发展始终同祖国命运休戚相关,其发展进程伴随着中国近现代史之演变,引领着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百年岁月,百年经纬。清华园内,每一座建筑、每一方草木都饱经岁月、记录历史,最终凝聚成专属于清华的神韵与气质,钟灵毓秀,同历数不尽的学术名师与恒久流传的治学名言一道,织就成一幅丰厚的人文历史画卷。
100年,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00年,清华人励志笃行,创新求实。
100年,其实很短,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仅为弹指一瞬。
100年,却又很长,尤其是当我们把过往积淀成未来前行的镜鉴。
今天,让我们走进清华园,伴随其百年前进的脚步,感受其精神的独特魅力。
世纪沧桑 泱泱大风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器识其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孰介绍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清华大学校歌,唱出了为祖国增光的远大理想,荟萃东西的博大胸怀,自强不息的实干精神
回首清华百年历史,很难用简短的语言来准确概括。她是一所现代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发展史,也是几代中国优秀学子精勤学业、求知进取的成才史,更是一部清华人为国家富强、人类进步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史。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说:“百年清华、世纪沧桑,清华大学诞生于风雨飘摇、积贫积弱的年代,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由于是由‘庚子赔款’退款建立的,清华从建校伊始就有知耻后勇、明耻图强的风格和特点,形成了‘爱国奉献,追求卓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传统”。
刚刚建成的清华大学校史馆内,从四面八方赶回来的校友们专注地品读着一段段过往。珍贵的历史,就此翻开。
上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一个初夏,北京侯位胡同的一间民房里,悄然成立了一个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专门向美国输送留学生的机构——游美学务处,后迁入清华园命名为“清华学堂”,之后又更名为“清华学校”,这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诞生于中华民族内外忧患中的历史背景,注定了清华将伴随着祖国的兴衰荣辱而起落发展。
尽管与世界诸多著名大学相比,中国的大学起步比较晚,但是起点并不低,用很短时间就完成了自身的制度建设,成功实现了与具有现代意义的西方大学的接轨,清华就是显著的一例。
1925年“大学部”成立,确立“以在国内造就今日需用之人才为目的,不为出洋游学之预备”的办学方针,20世纪30年代中叶的清华已发展成为拥有文、理、法、工4个学院16个学系的综合性大学,不仅成为一所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独立大学,而且在风雨飘摇的时局中顽强探索着自己的育才战略,培养出王淦昌、钱钟书、王竹溪、赵九章、王铁崖、曹禺、夏鼐、季羡林、吴晗、钱三强、王大珩、林家翘、梁守槃、姚依林、宋平、蒋南翔、朱光亚等众多杰出校友,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也属于中国高等教育的“黄金时代”。
之后的清华,发展之路并非坦途,但每一段艰苦卓绝的历史阶段,也都会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清华人的刚毅顽强: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清华与北大、南开一道,书写出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8年历史,创造出战时高等教育的奇迹,维系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和文化史的骄傲;战后,清华大学是第一个被解放和接管的“国立大学”。绝大多数清华教授都选择留下,和学生们一起迎接新时代。在这一翻天覆地的历史变革中,清华大学再次走在历史潮流的前端;1952年,国家高等教育院系调整,文、理、法等学院被调出,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清华人致力成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十年“文化大革命”,清华人在逆境中,以各种方式进行斗争,尽可能坚持开展教学和科研,高景德、钱宁、潘际銮等分别在电机理论、治理黄河粗泥沙来源区、节能逆变焊机等方面做出突出研究成果。
老照片一页页翻过,老故事在轻轻讲述。走出校史馆的清华大学老校友们心绪难平:“从那时起到现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当年内忧外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早已走上由大到强的复兴之路。从当年那间民房里脱胎而出的一所高等学府,历经百年沧桑,在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史册上已书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站在回望清华百年的门槛上,那些曾经激励学子、唤起民众的历史回声,依然在清华园回荡,让今天的清华人激动难抑。
听:“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那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清华学子为了救国救亡而奔走疾呼;
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那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建设的高潮中,清华学子立下的铮铮誓言;
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那是在改革开放号角吹响的时候,清华学子献身四化建设的实际行动;
听:“以中华富强为己任,为民族经济做贡献。”那是上世纪90年代清华学子励志成才、振兴中华的郑重承诺;
听:“把清华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这将是新一代清华学子的不懈追求!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1914年,梁启超以一场题为“君子”的演讲,在清华人心中激起了层层波澜。那句选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勉励之词,被清华人浓缩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大字,成为一代代清华人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一所大学之所以屹立不倒、之所以人才辈出,不仅是因为它有杰出的教师、优秀的学生以及举世瞩目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具有优良和坚强的精神传统,能够赋予每一个学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清华校史展览中,有这样一段话,让参观者驻足、思索。
是的,走进清华园,你会深深地感受到这所学校的与众不同,气质的、精神的、文化的。同清华人接触,你也会感到一种专属于清华人的“精气神”。
早在上世纪30年代,朱自清教授曾这样说:“清华的精神是实干。”在离开母校67年之后,季羡林教授这样表述母校的精神——“清新俊逸”,他说:“什么叫‘清华精神’呢?我的理解就是:永葆青春,永远充满了生命活力,永远走向上的道路。”
与清华同庚的刘达校长在80岁时曾满怀深情地说:“如果有人问我,你最留恋清华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最留恋的是清华的精神!一种百折不回、追求真理的精神!一种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
已在清华学习、工作、生活近一甲子,曾参与清华大学文科复建的胡显章教授用这样的语言描述清华人的气质,“清华精神就像庐山一样,气势磅礴,秀美多姿。你只能被她深深吸引,所感染、所振奋。但是,容易意会,不易言传。”
是的,清华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以及“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汇织成清华代代发展的精神内核,绵延至今、历久弥新。
清华大学的教风有口皆碑。当年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的陈寅恪对学生要求就极为严格:“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弟子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朱自清也是追求卓越的典范,在清华执教20多年中,数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地践行着“尽自己的力量做到最好”。据《朱自清日记》记述,他有两次夜梦清华未能继续聘他为教授,理由是他在外国文学的学养上尚有不足。梦醒,全身冷汗,于是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直到病重,体重不到39公斤的境况,依然制定“每天轮流看一本英文书和中文书,利用休息时间读诗的计划。”
1999年9月18日,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国家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作为受表彰的一员,王希季院士心潮难平,当年读书时,他的老师是执教清华40余载的刘仙洲,一次,刘仙洲命题考试,要求学生做题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由于当时验算主要靠计算尺,而计算尺的准确度又有限,若想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得借助笔算。王希季很快用计算尺把题做完,却忽略了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要求。刘仙洲没有宽恕他对小数点位数的忽略,判卷时毫不留情地打了“零分”,这个零分犹如一剂清醒剂,使得王希季认识到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这也督促他日后时时刻刻注意在工程上保证做到“零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