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上海小升初如同大学生求职 简历堆成一人高

2011年05月07日 16:46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最近,各种版本的“伤不起”咆哮体广为流传,在当下的招生季,又多了一个“小升初”版:“小升初的爹妈们,你们伤不起啊!搏名校,简历在传达室堆成一人高,有没有;小五班、冬令营、千人考,孩子赶场真折腾,有没有……”

  张女士今年加入“小升初”家长队伍,看到“小升初”版本的咆哮体,忍不住笑了。她的孩子日前正在“赶场”考试,她说,小升初,快赶上大学生求职了。

  不论哪个区,有名气就投

  张女士的女儿毕业于某中心城区一所公办示范类小学,成绩也不错。由于对口的是一所普通初中,张女士不甘心,决定搏一搏,主动出击迎战“小升初”。

  年前,张女士早早地帮孩子精心准备了求学简历,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各类证书奖状、小学成绩表、求学宣言等。长达30多页的简历拿在手上,张女士有点哭笑不得:“我看大学生求职,简历也没那么厚吧。”张女士选择了两所民办初中,2月份刚开学时,就迫不及待地去投简历。哪知,刚到门口,就被门卫拦了下来,告诉她行动太早,学校还没开始招生。

  进入3月份,各所初中陆续启动招生工作,张女士决定广“撒网”,初步定了5所中学,“报得太多,怕孩子忙不过来;报得少,又怕全部落空。”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并不是盲目地投简历,而是事先做了很多功课。比如,孩子英语不错,就报了两所外语类特色初中;所报民办学校分布各个区,但不能都报最热门的学校,以免“踏空”,“不论浦东、浦西,不管杨浦、闵行,稍微有点名气的学校就投”。张女士说,如果最后被录取的名校离家有点远,她已经做好“孟母三迁”的准备。

  急到睡不着,考到吃不消

  张女士说,投完简历后,她自己有点“强迫症”,每天要不停地掏出手机,生怕漏掉一个校方打来的电话。在等待消息期间,有心的她还从网上收集了一些历年“小升初”考题,让孩子反复练习,摸清思路。

  4月上旬,第一次接到一所中学要求面试的电话,张女士既兴奋又紧张。当天晚上,她在论坛上向了解情况的家长求“面经”:“学校的面试题目偏重于哪方面”,“除了孩子的成绩和证书,面试当天的临场表现占了多大比重”……凡是能想到的问题,都罗列出来。当天晚上,孩子早早睡觉了,张女士却难以入眠,一直盘算着在第一场面试考中如何让孩子“加分”。

  张女士回忆第一次面试情形,“从头到脚,如同浇了一盆凉水,透心凉”。那天考完试,孩子耷拉着脑袋走出来。问她考得好不好,只是一个劲摇头,路上一声不吭,回到家才说:“妈妈,今天很多抢答题,我都被别人抢了先,没机会回答,会不会考不上了?”张女士虽然有些失望,但也不忍心责怪孩子。

  接下来,她带着女儿又参加了几场考试。前几天,孩子对她说:“妈妈,我有点吃不消了,能不再考试了吗?”看着身边的朋友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张女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还是强装镇定地安慰孩子:“我们现在一个offer也没有,要加油,妈妈陪着你,坚持就是胜利。”

  记者手记

  以孩子个性发展择校

  每到“小升初”招生季,我们总能看到各种家长“众生相”:坐立不安,愁眉苦脸,茫然无奈,焦头烂额……说到底,是家长的意识在起作用:初中阶段是人生的“分岔口”,决定命运的考试已从高考前移至中考,“小升初”当然不容闪失。

  “小升初”如此之热,无非是追逐名校。择校“择”什么?大部分家长选择看其知名度,而知名度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升学率。如今,随着上海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各校之间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很多 “非名校”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奋起直追老牌名校。希望家长们打开视野,择校不单只盯着升学率,而要以孩子个性发展为重,替孩子选择适合其个性与兴趣发展的学校。

  相关链接

  国内外如何“小升初”?

  香港:实行派位制

  香港小学生升中学,要经过自行分配和统一派位两个阶段。全香港分为18个学区,自行分配阶段,学生选择学校不受学区限制,可以在全港范围内填报两所学校,学校会拿出30%的学位,用于自行分配。自行分配阶段,一要看其成绩排名,并综合考虑学生知识水平等;二要考虑其特殊能力,如音乐、体育等方面的天赋,还有一些某些学科的特长生等。自行分配阶段,只能面试,不能笔试。

  香港有四类中学:官立、津贴、直接资助和私立,前两类学校要参加统一派位。统一派位时,先要根据成绩,把学生分成三个组别,排名于前1/3的学生编入第一组别,其余依次编入第二及第三组别,三个组别学生依次被分派学位。在统一派位报名表中,学生可选择学区内的任何学校。

  德国:用成绩来分流

  在德国,根据学生小学阶段的平时表现和成绩,选择进入不同类型的中学。主科成绩是选择中学的关键,另外,日常提问、回答问题、与同学合作、反应能力、动手能力等同样是决定所升中学的主要因素。

  德国中学主要分完全中学、实科中学和文理中学三类。小学成绩普通的人进入学制5年的完全中学,毕业后多接受职业教育,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技师等蓝领阶层。小学成绩中等的人进入实科中学,6年毕业后就读专科学校,毕业后主要从事护士、银行职员等工作。只有小学成绩特别优秀、各种能力和表现良好的小学生才能进入学制9年的文理中学,这类学生比例只占30%左右。9年后他们通过毕业会考,获取直接进入大学的资格,也有些毕业生选择接受职业培训后再上大学。  本报记者 彭薇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