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调查称中小学生睡眠5年减少1小时 作业多是主因

2011年05月17日 15:23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0年3次对比调查发现 学生睡眠时间持续减少

  中小学生睡眠5年减少1小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过去10年间组织的3次对比调查发现:我国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持续减少,2010年,在周一至周五的学习日,近8成的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在周末也有7成以上存在“缺觉”情况。无论学习日还是周末,中小学生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仅有8小时,较2005年还少了1个小时,均达不到教育部的规定下限。而1999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当时睡眠不足的学生仅有半数左右。

  作业多是睡眠不足主因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的三次调查分别在1999年、2005年和2010年,三次调查抽取的区县完全相同,调查对象是全国10个省46个区县184所中小学校的5000多名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学生。

  依据调查数据形成的《中国少年儿童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9—2010)》显示,在学习方面,少年儿童在校时间总体缩短,超过国家规定时间的比例下降,但小学生在校平均时间仍然高于国家规定的最高时间,而且,仍有近一半少年儿童在校时间超过国家标准。

  与此同时,中小学生课后作业超量增加。在学习日,课后作业成为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最主要原因,而课外补习班与兴趣班过多、竞争压力过大等,则成为了孩子周末睡不好的缘由。睡眠不足成为习惯,是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

  敬业、守时最不受待见

  价值观方面,我国少年儿童认为“人最重要的品质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善良、诚实、勇敢,而倒数三名分别是:守时、敬业、独立性。其中,较高年级的少年儿童中,倒数四名分别是:敬业、守时、合作、公正。而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有48.1%的少年儿童表示不愿放弃个人利益。在学习目的方面,选择“将来造福社会”的人数也由1999年的46.5%锐减至2010年的15.9%。

  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社会大环境的价值取向变化对少年儿童的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在社会上过度要求名牌大学、高学历人才的用人机制影响下,家庭教育中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个人化色彩逐步升温,而学校教育中也存在着片面强调竞争和比较等情况。研究发现,尽管课堂互动逐渐增多,但4成教师仍以学生成绩论高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双重错位导致了儿童的成长方向出现偏差。

  家庭教育父亲严重缺位

  亲子关系上,父母对孩子的打骂、控制相对减少,不过总体状况依然不太令人满意,亲子沟通状况始终不佳,尤其是父亲的家庭教育缺位比较严重,3成多孩子每周与父亲吃晚饭不超过两次。

  消费方面,拥有千元以上个人存款的少年儿童10年间增长了3倍以上,2010年已接近半数。拥有中高档以上电子产品的少年儿童达49.9%。消费日趋民主化,父母与子女之间协商决定消费的接近6成。(董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