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南京大学举行109周年校庆:博导潮语不断引爆全场

2011年05月23日 18:35 来源:中国江苏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昨天(22日)上午,南京大学109周年庆祝大会在南大仙林校区举行。作为南京大学每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校庆大会”,不仅迎来了诺贝尔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中科院院士、南大物理学院邢定钰教授等知名专家,学校的优秀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也走上讲台直抒胸臆。

  据了解,明年南京大学将迎来建校110周年。本次大会上,洪银兴书记和陈骏校长共同点亮水晶球,110周年校庆专题网站正式开通,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标识同时揭晓。据悉,校庆专题网站包括“南大概况”、“校庆新闻”、“校庆视频”、“南大人物”、“祝福南大”等栏目。社会各界通过它可以了解校庆动态、参与校庆活动。其中,“祝福南大”栏目建立了一个用户互动平台,通过平台,每个南大人都可以写下对母校的祝福,或是分享南大记忆照片,或是分享自己的南大故事。

  在校庆大会上,陈骏校长作《南京大学“十二五”学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的报告。南京大学将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六个一工程”:建设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一个享有国际声誉的人才培养体系,一个交叉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一个面向世界的开放的办学体系,一座现代化的校园,一所文理工医协调发展的世界著名大学。

  而南京大学的校庆恰逢“520”,这是一个爱的日子,于是不少网友在网上也表达着“爱母校”的情结:“南大有空调!南大不断电!南大不断网!南大不查房!南大发餐券!南大520!总之一句话:‘无论叫你南京大学,还是国立中央大学,母校109岁生日快乐’”

  “‘潜伏’校内网被学生发现了”

  校庆会上博导连出“有木有”“童鞋们”等“潮语”

  昨天,在南京大学的“校庆大会”上,学校的优秀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走上讲台直抒胸臆,一位被同学亲切称为“啸哥”的博导发言更是“引爆”全场,除了“泪牛满面”、“有木有”、“童鞋们”等潮语,一句“捍南大强盛,扬母校雄威”更博得掌声雷动。

  现场:博导另类“表白”引发笑声不断

  作为学校校庆庆祝大会约定俗成的“节目”,优秀教师代表发言是不可缺少的一道“大餐”。昨天南大校庆大会的现场,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发言的南京大学大外部主任王海啸教授却凭借着自己对南大校庆“另类”的“表白”夺走了所有人的眼球。

  “我是1978年作为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二届学生进入南京大学,入学报到时在汉口路学校大门口留下了一张青涩的照片,照片上的我戴着一枚白底红字的校徽,那时别人对我的称谓是‘同学’。”王海啸刚开始发言就打算“追忆似水年华”,引来了到场学生的阵阵善意的笑声。

  而事实上,这只是王海啸不算太长的发言中“笑点”的开始。在他的发言中,他分别回顾了自己从“学生”到“老师”再到“教授”的转变中学生对自己不同的“称谓”,而每一次的场景从王海啸的口中说出时都令人发笑不止。

  王海啸拥有着一副天生和岁月“作对”,压根看不出实际年龄的相貌,因此也闹出了不少笑话。他在发言稿里也大胆“自曝”,“十多年后,当我已经评上了教授职称,一天晚上在浦口校区候车室外等车,一位同学在夜色中走近我,对我说了一句,‘同学,请问教务处办公室在什么地方?’我一下子回到了十几年前的那个青涩时代。”“噗……”台下的教师代表和学生都齐刷刷地笑了出来,这么好玩的发言却安排在了校庆大会这样隆重的场合,王海啸的胆子可真够大的。在王海啸的发言中,每一段都具有十足的“爆点”,亲民的语言和幽默的语句实在是让人看不出来这是个著作等身的博导。

  需要冷静,因为现场最热烈的场面还在后头。王海啸被人称作“同学”或是“后生”都还只是铺垫,他在演讲的最后甚至公开了自己“潜伏”于学生“蜗居”的人人网的经历,“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校内网’,”王海啸在发言中开始了更勇猛的“爆料”,他“偷偷”注册了校内网的事情居然被学生发现了,但是王海啸却十分淡定,“我回答我的学生,如果老师没有这个‘校内’,那校内网就该起名叫‘校外’了。”“感谢校内网,现在不但有人称呼我同学、老师、教授,也有人称呼我‘啸哥’了。感谢童鞋们,第一次看到这个称呼时我感动的泪‘牛’满面。不管你们‘有木有’看到我的眼泪,这的确是我的真实感受。”

  听到“童鞋”、“泪牛满面”、“有木有”从一个大学教授的口中蹦出,全场哗然。而王海啸的发言稿最后的结束语更是与时俱进的把所有自认为是“弄潮儿”的学生“雷”得里嫩外焦:“捍南大强盛,扬母校雄威。”

  幕后: “啸哥”自语“忐忑但并没有不安”

  “王海啸,男,大学外语部主任、教授。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文系,并于同年留校任教。1986年在英国兰开斯特……”在评师网上,记者找到了王海啸的这样一段简介。而在学校的校庆大会上讲出这样另类的“发言”,“啸哥”到底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校庆大会结束后记者采访了王海啸老师。王老师对发言表态“忐忑,但并没有不安。”

  王老师告诉记者,自己是在校庆的三四天前接到校办通知,要求作为教师代表发言的。细心的王老师还仔细询问了自己为什么成为“幸运儿”的原因,“校办说,教师代表得从这次接受表彰的先进工作者中选出,同时还得具备骨干教师和从事教学工作的中青年教师两个条件,”王海啸老师“三项全中”,光荣入选。

  接到任务后,王老师琢磨了很久,最终决定从“教学”这个角度来写自己的发言稿,着重描述自己是怎样从“学生”升格为“老师”,最后又重新“变回学生”的经过。“教师的教育理念里应该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想,学生的爱好,主动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产生共鸣。”那么为什么发言稿写的如此时尚,如此另类呢?对于这一点,王海啸认为自己是作为教师代表来发言,而不是作为科研典型,所以发言稿还是“亲民”一些,这样才能更加体现自己的心里话。

  “要说顾虑还是有一些的”,他前天上午把发言稿发给了校办进行审核“是否合适”,王老师自己也做好了不合适就修改的准备。但发言稿却在校办一次性通过。“从这一点上我也非常感激学校,南大是个包容性特别强的学校。”王海啸告诉记者,自己在准备这个发言时并没有“杂念”,所以自己没有感到“不安”,“但忐忑还是有的,就是不知道发言稿讲出来会有怎样的影响。”

  109岁南大

  南京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两江师范学堂的前身是1902年筹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即肇始于此,其间迭经变革,先后更名为两江师范学堂(1906)、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4)、国立东南大学(1921)、第四中山大学(1927)、江苏大学(1927)和国立中央大学(1928)。

  清光绪28年(1902年)采用近代新学制,江宁府学停办,5月,两江总督刘坤一与东南名儒张謇、缪筱珊等人筹划新学,倡议兴学“应从师范学堂入手”,呈请开办三江师范学堂。

  清光绪32年(1906年)5月,三江师范学堂易名两江师范学堂,李瑞清出任监督,停办初级师范,专办优级师范。

  民国3年(1914年)7月15日,江苏巡按使韩国钧委任江谦为校长,勘察两江师范学堂校舍,筹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简称南高、南高师或南京高师)。

  民国10年(1921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变为国立东南大学,成为中国最早的以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文理为基本兼有农工商等专门应用科、集教学和研究于一体为特征的现代大学,被称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

  民国16年(1927年)6月实行大学区制,以国立东南大学为基础,并入河海工科大学、上海商科大学、江苏法政大学、江苏医科大学以及江苏境内四所公立专门学校,在首都南京改组易名国立第四中山大学,随后又更名为江苏大学和国立中央大学。

  1949年8月,国立中央大学更名“国立南京大学”(简称南大),1950年10月,去“国立”二字,径称“南京大学”。

  百年来,南京大学俊彦云集,英才辈出。李瑞清、吴有训、竺可桢、茅以升、陶行知、马寅初、闻一多、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吴健雄、朱光亚、匡亚明等名家大师们曾在这里学习或工作过。(杨甜子 张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