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3日印发通知,决定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艺术教育的教学和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5月24日《半岛都市报》)
从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素质教育”以来,素质教育以其作为对学生、学校及教学质量的一个评判标准而跃居了教育工作的前位。尽管不乏声音质疑中国的素质教育只是徒有其名、表里不一,但我们也必须承认我国素质教育在探索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比如,教育部此次作出的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
就我国教育长期存在的缺陷而言,“体育、艺术2+1项目”的设计无疑是具有改良传统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作用的,同时也因其富有实践性与可操作性而得到教育机构的认可。但多年的素质教育实践也告诉我们,若从运动、艺术等这些可见的表现能力来衡量,我国的中小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欠缺确实是显而易见的,也亟需迎头赶上。但若从事物认知能力、正义、责任、公民意识及表达等这些看不见的能力来衡量,则我们的中小学生素质培养还有一大片的空白需要填补。
我们的教育方针其实历来是全面而清晰的,其核心简而言之,就是培养人的素质结构。这个结构肯定是不能单一化的,也是不能有偏重的。而最重要的一点,这种教育结构必须要能够保证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其观念、理想与整个社会能产生深度关联,个体能知觉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与状态。我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主要任务是学习,没错,这本身也是学生的职责所在。但大多数时候,这个“学习”的含义过于狭隘,仅限于书本知识与考试内容,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其他素质学习和能力培养,比如公共情怀。
不可否认,在具体操作的时候,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实质被无视或变相实施。这次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自然是一件提升学生素质、弥补基础教育不足的良好举措,体育、艺术本来也应在基础教育课程之列,不能偏废。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拓宽素质教育的内涵,争取在体育、艺术已经开始补课的同时,让学生的其他素质也能同步跟进。(张英)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