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添加剂提出美味零食 家长怒诉学生已成“垃圾桶”

2011年05月31日 13:04 来源:兰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日,有不少家长向本报反映,许多学校周边的一些小卖部将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剂的垃圾食品卖给学生,这些“味美价廉”的食品是用什么“馋”住学生的呢?这些食品到底是用什么做成的呢?带着家长的担忧,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投诉 “学生成了‘ 垃圾桶’”

  不少学生家长向记者反映,自家孩子经常会在学校周边的小卖部买“零食”吃,据他们所知,这些几毛钱的零食都或多或少添加了多种添加剂,而且食品的生产环节也不透明,这让他们很担心,也很苦恼。

  “这些都是垃圾食品,包装有的都开裂了,袋上生产日期也看不清楚,哪有什么好东西?”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他的小孩上三年级,每天早上他都会给小孩一些零花钱,但是晚上回家之后,孩子身上往往是“身无分文”,一问才知道都用来买几毛钱的零食了。

  马女士也有着相同的烦恼,她上小学的女儿也喜欢吃学校旁边小卖部的垃圾食品。“你说让她不要吃她不听,那东西我也尝了,叫什么葱油馍片,确实还挺好吃,小孩也喜欢啊,况且几毛钱也便宜,有时候我一生气不给她给零花钱,孩子就哭闹。”对于女儿的“最爱”,马女士很是无奈。她告诉记者,由于学校周边小卖部的这些食品价格便宜,利润空间也大,不少小卖部纷纷“跟风”,可以用泛滥来形容了。

  记者跟随一位学生家长来到某小学旁边的一个小卖部。早上课间十分钟下课铃声响后,不到2分钟的时间,就有五个学生走出校门涌向记者所在的小卖部,其中有四个学生都买了五毛钱到一元钱不等的食品。有一个小姑娘买了2个小面筋和1个康元系列饼干,总价值1.5元。当记者问这些东西是否好吃时,小姑娘肯定地说“好吃”,记者问是否干净安全时,小姑娘则摇头表示“不清楚”。

  调查 商贸市场成垃圾食品“集散地”

  根据一名家长提供的线索,记者来到了小西湖,对小西湖的商品批发市场和商贸城的食品区进行了走访。在某商贸城的地下一层,记者看到了堆积如山的各类“廉价食品”和络绎不绝的顾客,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

  “小馒头单个卖五毛,要是你买十个以上的话就给你个批发价吧,3毛5!”当记者来到一处批发点时,女摊主边嗑瓜子边爽快地对记者说。女摊主告诉记者,她一天的生意相当好,截至下午1时,她已经接下了十几单大生意,她看记者还有些犹豫,又补充说,价格绝对合理。

  “孩子喜欢吃,我就买了,挑这些小东西得仔细了,要留意一下是不是过期了,有时候买回去过几天就得扔了。”一位学生家长在一堆“山椒脆皮”前,一边挑拣,一边对记者说,她以0.3元的单价买了20个“山椒脆皮”和10个“麻婆豆腐”。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小西湖另一商品批发市场二楼食品区。进入记者视野的同样是堆积如山的廉价食品。

  结论 各种添加剂调出“美味”

  记者采访时发现,这些所谓“味美价廉”的垃圾食品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有的已经过期或即将过期,有的真空包装袋已经干瘪漏气,有的生产日期模糊不清……有如此多明显安全问题,为何有人视而不见,售卖这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垃圾食品?它们到底是什么东西做的呢?

  在采访中,记者对小西湖批发市场最受商贩和学生欢迎的11种垃圾食品的配料进行统计发现,小麦粉、水和白砂糖这三种成分几乎在每一种食品中都有出现,不管是“小面筋”还是“亲嘴片”或者是“牛板筋”都是面粉制成。既然有些食品的主配料都差不多,那么垃圾食品的“美”味又从何而来?随后,记者又对11种食品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有2种食品将食品配料与食品添加剂混合在一起,包括“冰菠萝”在内的4种食品明确标明使用了7种或7种以上的添加剂,剩余的5种食品使用的添加剂都在4种以上。其中,食用香精、柠檬黄、膨松剂、甜蜜素和食用色素使用最为普遍。配料大同小异,食品添加剂却是五花八门,原来,这些小食品是在各种香料、添加剂的作用下变成了学生口中的“美味”。(记者 桑杰才让 实习生 张小艳 赵彩云)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