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骑摩托车到达三亚光明连接脑残疾儿童中心
8:20开始为孩子们穿矫正鞋
8:50带着孩子们散步
9:20给孩子们喂水
9:30帮孩子们锻炼身体
11:10给孩子们喂饭,让孩子们上床午休
14:30帮助孩子们起床、锻炼17:00帮孩子们洗澡,然后回家
这就是一位生活在三亚的美国义工迈克一天的生活轨迹。
迈克,一个美国人,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最南端的滨海城市三亚,喜欢蓝天碧海,也深爱着生活在这里的一群残疾儿童。
迈克,这位38岁的冲浪教练,踏上这片南中国最美的沙滩之后才开始学习中文,才开始他的爱心之旅。
在位于三亚河东区丹州村的三亚光明连接脑残疾儿童中心,生活着28名生活无法自理的脑瘫儿童。颤抖的胳膊,蜷缩的腿脚……本应该拥有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生活的孩子们,却不得不在这里接受各种治疗与训练。
幸运的是,他们有着一群乐于为他们奉献的“爸爸妈妈”,还有这位热爱户外运动的“迈克叔叔”。
感动自己
周一至周五,伴着清晨的一缕阳光,迈克穿上休闲T恤和牛仔裤,再加上一双具有海滨风情的“人字拖”,骑着摩托车来到儿童中心。
“你要小心,要像这样……”“要记得迈克叔叔怎么教你的……”
“来,果果,走到这里来……”
迈克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悉心照料脑瘫儿童,脸上不时露出温和的笑容。
迈克说,是孩子们改变了他,让他改掉了自私的毛病,所以他要全身心地付出自己的爱。“每个脑瘫孩子都感动着我!”
坚定决心
脑瘫儿童的一生是苦难的,无法正常支配自己的四肢,甚至经常会有自虐、自残的举动发生,所以不得不被固定在座椅上。
去年8月份,迈克第一次来到脑残疾儿童中心,眼前的景象使迈克震撼。年近不惑但尚未娶妻生子的迈克爱心被勾起,决心改变了从前放荡不羁的生活,安心当一名儿童中心的义工。
“有个叫稣川的孩子,他第一次见我就记住了我的名字,第二次他就叫出来了。”说起稣川,迈克的眼中泛起了亮光。
被记住名字不是一件难事,然而对于脑瘫儿童来说,绝非易事。稣川的一声叫喊,给了迈克太大的惊喜,坚定着他在脑残疾儿童中心继续工作的决心。
爱心融化
“迈克,把稣俊抱上轮椅。”
“迈克,来晾下衣服。”
“迈克,帮忙接下这个绳子。”
在脑残疾儿童中心,工作人员都乐于和迈克交朋友、开玩笑。显然,这名憨厚的外国人已经完全融入到了这里。
稣俊、稣川、陈峰……叫得出的名字,叫不出的名字,他们都睁着大大的眼睛,虽然不能发出清晰的音节,可是在看到迈克的时候都会大声喊“迈克”。
迈克还有一个中文名——麦俊杰,不过儿童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孩子已经习惯叫他“迈克”了,他也乐于接受这个称呼。
“我是一个内向的人,但是到了这里我变得开朗了。为了这些孩子,我现在愿意做任何事。”迈克说,儿童中心需要一个1000平米的地方来供这些孩子们继续生活,希望有爱心的朋友都来关爱这些孩子。
-新闻链接
海南每年新增近千名脑瘫患儿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大脑性瘫痪、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海南每年增加脑瘫患儿近1000名,发病率为千分之2.75,而儿童康复机构屈指可数,95%以上的患病儿童从未接受过康复治疗。( 文孙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