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考,社会总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关注。而这种关注,往往会在作文题出现时,以评点的形式集中涌现。今年也不例外。
应该承认,高考作文拟题,很像是戴着镣铐跳舞,既怕被人猜中,又要兼顾实际,可谓“众口难调”。但难调并不代表就不可以调好,更不代表就不可以往好的方向去努力。
回顾这么多年来的作文题,并不是所有的作文题,都受到人们的批评,相反,一些省份一些年份的作文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像在2008年,多个省市的高考作文命题与汶川大地震有关;2009年,上海卷要求讲述“金融风暴中的我”,江西卷作文的由头是“兽首拍卖”;2010年北京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曾经引发广泛共鸣……此类受到好评的作文题有一共同特点,那就是关注现实,与社会有着浓浓的接近性。
今年的作文题,“总想有一种期待”、“情有独钟”、“时间在流逝”……都显得太虚;而像“谢谢大家,你们来了”,让人摸不着头脑。看似与实际比较接近的“世乒赛包揽冠军”,又显得太偏。而像“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这样充满辩证的作文题,显得太少。
高考不仅仅是一种考试,它已经成了一种社会现象。作为高考中最受关注的作文题,已经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它应有时代痕迹,是现实社会的折射。对它的要求,不仅着眼于考出学生水平,还应该体现在教育的思想上,即,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我们需要学生具有什么样的素质。人们之所以对那些折射现实的作文题“情有独钟”,正是出于推动学生从“两耳不闻窗外事”,走向“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今年江西的高考作文题是“拥抱”。好的高考作文题就应该“拥抱现实”,事实上这些年来,高考作文题在命题上有了重大转变,“拥抱现实”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现实。叹惜的是,今年高考作文题从“拥抱现实”趋向了“拥抱虚幻”。
高考作文要直面社会现实。教育不能脱离现实,作文最能够反映现实,因此,那些能够让人“情有独钟”的作文题,一定具有这么几个特点:能够让学生从陈旧的格式中摆脱出来,从模式的语言中解放出来,从因循的思维中超脱出来。在他们的作文中,应该能看到他们对人生、对世界、对生活的认知和理解。毛建国(作者系媒体从业者)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