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旦大学招办发表声明称有“李鬼”假冒复旦大学骗学生改志愿,并宣布“李鬼”很可能来自上海某理工类高校,且复旦大学教授冯玮在转发时直接称是上海交通大学所为之后,7月2日21点07分,上海交通大学招办网站也发出一份声明,称上海交大对一切捏造事实、诋毁该校的行为,依法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7月3日新华社)
高校生源大战年年有,今年似乎不同。一是恶性竞争从过去隐性竞争变为公开“掐架”;二是竞争手段越来越恶劣,从“预录取”等竞争手段升级为“挖墙脚”、“李鬼”骗学生改志愿;三是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等国内名校几乎集体陷入生源争夺大战丑闻,这让高校集体蒙羞。
高校争夺生源本身并没有错,但有些完全超越了公平竞争底线的生源大战,并不是真正出于培养杰出人才的目的,而是出于教育专家所说的数据政绩观。更令人遗憾的是,至今未见教育部门对愈演愈烈的高校恶性竞争说“不”。
高校之间的恶性竞争,不仅消耗巨大的招生成本,干扰学生理性判断和自主选择,而且让各种权力与关系介入生源争夺,破坏了正常的招生秩序,败坏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声誉。教育部门有必要及时叫停恶性竞争,让高校早日回归良性竞争。随着生源逐年减少,高校竞争不可避免,但必须通过制度来规范。
复旦招办在声明中称,对于涉案人员,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上海交大也发表声明称,对一切捏造事实、诋毁该校的行为,依法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既然“掐架”的相关高校都表示要通过司法路径来维权,就不要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以实际行动来自证清白。
有趣的是,当内地高校为争夺高分生源互相“掐架”时,加入内地生源争夺战的香港大学却置身恶性竞争之外,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内地部分高分生源揽入帐下。截至目前,港大已确定录取内地各省份高考头名11人,其中包括北京3名文科头名、上海和湖南文理头名,比去年人数增加近一倍。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与其年年低水平争夺生源,不如反思香港大学、国外高校是靠什么来吸引生源的。就香港大学而言,显然不是靠“绑架”、“挖墙脚”等低劣手段吸引学生,而是依靠独特的教学模式、注重过程性学习、丰富的出国交流机会、学业与就业的有效结合等优势来吸引学生。如果内地高校不改变畸形的政绩观、不纠正僵化的教育模式,再持续恶性竞争,就等于集体“自杀”。今后与香港大学、国外大学竞争,恐怕更难有胜算。(冯海宁)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