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是什么让本该斯文的大学撕破脸皮

2011年07月05日 09:07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山东商报》报道,复旦大学招办发声明称有“李鬼”假冒复旦大学骗学生改志愿,并宣布李鬼很可能来自上海某理工类高校,复旦大学教授冯玮在转发该微博时则直接称是上海交通大学所为。此后,上海交通大学招办网站发出声明,称对诋毁该校的行为,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长江日报》也有一则报道称,在查分当日,名校已获得高分考生信息,之后便开始多次与考生的联络,在填报志愿结束前时刻都处于“争夺”状态。

  悄悄发生在名校之间、不见硝烟的优质生源争夺战竟演变成了骂战,是什么让本该斯文的大学撕破脸皮?仅仅是为了掐尖吗?

  遗憾

  欺骗和诋毁

  都该远离大学

  一边是社会热炒高考状元,一边是大学热衷于“掐尖”,如此热闹成一场好戏。大学争优等生,本无可厚非,但“争”,凭的是实力,凭的是优势,把自己的底牌亮出来,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才是公平的竞争,这才是让人敬佩的竞争,可现在却出现为争优等生而欺骗和诋毁的丑陋,实在令人感慨,高校怎么变得如此不可理喻?

  当然,现在还只是两所高校打的是“哑谜”战,似乎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无论是欺骗还是诋毁,都已经是远离大学精神了。

  我们还没有世界一流大学,这是不争的事实。10多年来,北大校友中诞生了79位亿万富豪。6月26日,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在北京大学企业家俱乐部成立仪式上说,北大校友中的亿万富豪数量,已经连续三年居内地高校首位。结果引起争议,其焦点就在于北大培养了多少大师才是值得骄傲的。如果用欺骗和诋毁的手段争得优质生源,其自不正,恐怕也很难成就世界一流大学,从来没有一所一流大学是用卑鄙手段获取优质生源的。

  当国内大学竞争正酣时,香港大学中国事务处透露,港大已确定录取内地省级高考头名11人,包括北京3名文科头名、上海和湖南文理头名等,相比去年人数增加近一倍。港大今年将为30名内地优秀学生提供每年16万港元的全额奖学金,另外为60人提供全部学费或一半学费两个级别的半奖。“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培养不出大师,也就比比富翁,也就极显丑陋,这显然不仅仅是大学的悲哀。(前溪)

  理解

  抢优质生源是进步

  名校不缺生源,但任何时候,优质生源都是稀缺的。虽然高校在争抢生源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不尽合理和道德的现象,但应该看到,从炒状元到抢优质生源,至少也算是一种进步。如果说高校炒状元,以状元数量等标榜自身反映的是一种狭隘与浮躁,那么对优质生源归属的热心则合理得多。

  其实,对优质生源的争抢是一种正常现象,既是对优秀考生的重视与认可,也是对学校未来发展竞争力的一种重视。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一个考生收到几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很正常。当然,在我们这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考生的第一志愿。为了争取考生的青睐与选择,高校自然着急。因为学校的竞争力与未来发展等,离不开好的生源。反过来,不争不抢、一团和气般地等考生送上门来,绝不是什么好事。因此,至少其中的竞争意识是值得肯定的。

  高校争抢优质生源是一种进步,更是一种挑战,其中亦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当下名校之间的生源竞争,仍旧是一种低层次的、浅薄的争抢,以此而言,各高校之间更当反思自身“内功的修炼”,破除长久以来“千校一面”的痼疾,打造出自己的特色。若如此,考生在选择学校上也会容易得多。复旦大学湖北招生组冯玮说,“一次联系就搞定的考生几乎没有,签约的考生中平均每人都要联络8次”。何以如此?除了各高校都在联系,恐怕主要还在于更多是表层的游说。因此,高校更应当把竞争的焦点转移到教育质量上来,以此吸引优秀考生。

  复旦与交大间的唇枪舌剑,或是教育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阶段性问题。曾几何时,当香港的大学刚开始在内地招生时,便有人指出其可能产生的“鲶鱼效应”,而今这种效应已日益明显。以此而言,高校要争抢优质考生,就必须加快自身的改革发展,这对内地高校是个不小的挑战,值得期待。(丁洪先)

  评判

  裹挟了太多利益因素

  两大名校大打嘴仗再生动不过地揭示了生源竞争的变质。竞争的本意在于让考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但事实上考生是被无情地剥夺了选择权,无辜地成为被高校绑架的对象。

  何以至此?因为利益。事实上最让我们痛心的是,高校不择手段地争夺优质生源,并非出于对人才的渴求和对学校品质的维护,而是因为其中裹挟了太多的利益因素。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在高考招生环节潜伏着这样一条长长的利益链:地方官员为凸显“政绩”;高中校长为凸显办学“水准”,教师为考核和高额奖金……高招本应是一项极为严肃而科学的工作,但在各方利益的“合力”下唯“北清”、唯名校是举,变得简单粗暴,既有害于高校的正常发展,也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挥;考生看似尊贵无比,但事实上不过是各方为争取政绩和利益的砝码。

  生源争夺战的硝烟中,我们迷失了什么?首先是教育价值观的迷失。签预录协议是名校圈定高分考生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因为只能约束学校而不能约束学生,一些学生因为发挥较好,最后改嫁其他高校。对于学生而言,填报志愿是进入大学乃至人生的重要一课,而这一课他们学会的却是“失信”,但谁能否认,这是大学间恶性竞争的产物?高校争夺生源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一些所谓的名校,很大程度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荣光,沦落到以招揽优质生源撑门面的地步,这是大学的声誉和品质不断下降的一个警示信号。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大学现在最需要做的,不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激烈的生源争夺战中,而是慢下来,冷静地反思。(吴龙贵)

  建议

  不如检讨办学理念

  高校为什么那么热衷高分考生乃至状元呢?这与大学越来越严重的功利化取向和不去比较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有关。现在的大学越来越功利,几乎蜕变成职业训练所,而忘记了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锻炼学生对事物进行批判的能力。在这样的前提下,录取高分考生似乎成了一所大学可以炫耀的资本,乃至成了一些人士的政绩,由此怎能不出现“互骂”的现象呢?

  事实上,高考分数并不是决定一切的“量才尺”。2005年,11名各省市的高考状元因面试成绩不理想而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反响。哈佛拒收状元,德国大学拒收状元,包括香港拒收高考状元都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操作,以录取适合在本校的人才,其录取标准与高考分数的评价功能有一定关系却无很大关系。这种拒收现象并不是说明高考状元没有实力,而是以行动说明这些高校只录取符合他们标准的学生。如此,我们的高校有什么理由为了高分考生而互骂呢?或许,更理性地检讨自身的办学理念更为可取。

  说到底,互骂是高校不能理性面对生源危机的折射,对此,有学者早就指出,应练好内功,清晰自己的办学思路和学校定位,着力提高办学质量,同时还要加强学生服务,增强营销推广能力,尤其是网络推广能力,以适应日益加剧的生源竞争局面。因为在生源总数下降的情况下,好生源的总数也在下降,况且还要面对我国港澳台地区和国际同行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一流的大学就有必要及早想方设法提高自己对优质生源的强效吸引力,而不是用“相互攻击”来降低品位,“骂战”是一种“自毁长城”的行为,最终必然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与其“互骂”,不如检讨办学理念!(朱四倍)

  -分析

  给学生更多选择权,丑闻可避免

  “李鬼”有错,复旦的过激行为也不对。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招考制度有问题。每到春夏,各地的媒体上总会报道说,本地某校某学生被美国几所大学同时录取,并提供数额不等的奖学金。至于学生最终去哪所学校念书,要信任学生和家长会权衡。

  我们的大学被宠惯了,近些年开始的招生争夺虽然不时曝出丑闻,但好歹证明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于学生和家长是好事,对于高等教育本身也不无益处。要进一步为学生好,就差招考制度的临门一脚——允许学生同时申请多所高校。如果这样,哪还有这等低级丑闻,高校只会一手抓高校水平,一手以优厚待遇吸引优秀生源。(张燕)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