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内地高考招生乱象可能致优秀学生外流加剧

2011年07月07日 07:27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内:复旦教授报料高分生源争夺“黑幕” 专家称乱象之下内地高校将无赢家

  外:北京三名文科状元弃北大上港大 港校招生优秀学生外流趋势或加剧

  近日高考放榜,引人关注的是香港大学在内地招走了11名省级和6名市级高考状元,其中,有3名北京文科状元是放弃北大选择港大。而在内地招生中,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冯玮在微博上指责某些名牌大学不择手段招生,对高分考生填报志愿进行干预。

  坊间有关高校招生之乱的争论仍在持续发酵。有专家学者呼吁,目前高校招生体制、高等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否则,内地高校将没有赢家。

  教授报料

  高分考生志愿“被选择”

  6月24日,复旦大学湖北招生组老师、历史系教授冯玮连发16条微博报出大量招生“内幕”。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有些激动,指责某些名牌大学,在招高分考生时的手段无所不用。

  “有天半夜,一个宜昌考生的父亲打电话给我,说孩子没法去复旦读书了,自他闺女考出了足以进入北大、清华的成绩后,家里就开始承受来自各方的压力,女孩的父亲说,那几天他快要崩溃了,不得不做出妥协。我想,以这种类似于绑架的方式强行改变考生的原意,破坏正常的招生秩序,是时候要有人把这个盖子掀开了。”

  君悦(化名)是一名来自湖北地区的高三学生,在今年的高考中发挥出色,考出了超过675分的好成绩。然而,寒窗苦读换来的一朝成功却没有让他和他的家人高兴多久——随着志愿填报截止日的临近,君悦成为了多所大学轮番争取的对象。最终,君悦用了在截止前两小时突然修改志愿的极端方式,才如愿跨进了自己心仪的大学校门。

  不仅在考生填报志愿时施加“压力”,在冯玮看来,招生乱象不止于此。“在我所负责的湖北地区,就有中学将高分考生的信息只提供给北大和清华,其他学校根本无法联系上考生,从一开始,这些考生就被人为地与几所特定大学绑定”,冯玮说,延续至今的所谓“北清高考神话”,大概就是这样造就的。

  冯玮说,更离谱的是,有的中学甚至将考生的准考证等证件全部没收,美其名曰“方便集体填报志愿”,“这根本就是为了那些校领导可以随时监控学生填报志愿的情况,一旦有学生填报了不符合学校领导和老师想法的志愿,就可以及时介入干预”。

  专家分析

  背后根源是极端功利化

  对于种种招生乱象,教育专家熊丙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产生这些招生乱象的根源是极端功利化,从制度上说,就是我们的自主招生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

  熊丙奇表示,受政绩等利益的作祟,让原本应该放在高校招生首要位置的学生利益诉求被严重忽视,“从一开始办学理念就如此严重缺失,还能指望培养出真正的顶尖人才?”

  “其实在当地,每年有多少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都可以作为官员们升迁提拔的政绩,官员自然非常起劲。对中学来说,本校出了几个上北大、清华的学生立马就可以当做招收下一届择校生的最佳广告”,冯玮说,当地有些中学招收择校生的制度非常混乱,对招收的人数、择校费、分数线都没有很明确的规定,“有时候一所中学可以一口气扩招近百人的择校生,按照一名择校生需要支付4万元的择校费来计算,可以看出这些高分考生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除了背后的利益驱动,高校的现实考虑是,由于每年的录取分数线是要到录取结束才能确定,而它的高低会影响到学校在考生及家长心中的实力排行,进而有可能影响到来年的招生。

  “比如某名校,它在湖北的招生数才3人,有的学校更是只有一人。这种为拉高分数线而压缩招生计划的做法在这些学校弱势专业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通过这种办法造成某个专业非常强势的假象”,冯玮说,实际上学科实力的建设是要靠时间和人才来慢慢积累的,不是用这种手段就可以达到的,“该名校的一些文科专业成立不到7年,但在当地考分却比其他名校的强势专业分数还高”。

  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江雪曾表示,生源之争的风波也暴露了高校在相关的社会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目前不少省份实行的是高考成绩揭晓后填志愿,这也是造成高校“打仗”、特别在意录取分数线的原因之一。考生和家长往往根据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把高校分成三六九等,而对学校、学科的实力等关注得很少。

  港校招生

  优秀学生外流或加剧

  在今年的高考大战中,还有一个现象更应引起关注:在内地高校还在为争夺优质生源相互扯皮时,以香港高校为代表的高校却吸引了大量高分考生自愿投靠,北京今年有三名文科状元女生竟然不约而同地在最后时刻抛弃北大选择赴香港大学求学,其中一位女生表示,她希望尝试跟国内不一样的教育体制。

  熊丙奇告诉记者,按照现在内地高校这种处事方式和做法,优秀学生外流的现象还会加剧,“境外高校从招生开始,理念就与内地高校完全不同。如香港高校,像城大和中大都是招提前批,像港大这样的就是走自主招生路线”。根据港大规定,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学校会有一个标准分数线,考生达到这个分数线就有资格申请进入港大,然后经过面试确认就行,“这次从北大手里硬生生抢走三名状元,就属于这种情况”。

  “内地的大学这么多年来都在追求些什么?表面光鲜亮丽很有历史传统,但实际情况如何?可以肯定的是优秀学生走出去的数量将只增不减,这一趋势毋庸置疑”,熊丙奇说。他认为,如果要在内地推动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就无法避免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有关部门是否愿放权,“高考改革成今天这个样子,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改革不彻底,没有改到实质性的东西,也就是有部分人的利益蛋糕依然不愿意放弃”。

  何谓实质性的问题?熊丙奇表示,其实就是教、招、考分离,简单来说可以概括为“中学自主教学,考试社会组织,学校依法自主招生”。

  专家建议

  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

  据介绍,一旦高校的自主招生真正放开后,教育部门首先会有一项大权不得不放弃,那就是对高校毕业生的学位授予权。熊丙奇说,“按照正常做法,一个学生进校后所有的课程和考试都由学校负责,不需要教育部来授予学位。在这一点上,我国是世界大多数国家中的另类。

  据悉,与港校实行学术自治、教授治校不同,内地获得自主招生试点权的高校,依旧实行以行政为主导的教育和学术决策模式,招生受到行政因素的很大干扰,“虽然高校一再表明阳光招生,但公众就是不相信”。

  熊丙奇表示,早在2008年,包括他在内的一些教育专家和学者就提出过一个自主招生的总体方案——将各高校自主招生顺延到高考之后,而高考只作为一种高中学业考试,对各高校起到参考作用。经过整整一个月的自主选拔,还没有被录取的学生可以参加之后专科阶段的集中录取。“这种做法很接近香港地区高校的录取方式,且是现阶段最易于马上付诸实践的”。

  对话高调揭黑教授

  刺破“北清神话”

  “我不想博出名”

  近期,冯玮连续在网上发微博踢爆诸如“北清神话”、考生“被填志愿”等潜规则,一时成为网络红人,被称为“高调揭黑教授”。

  广州日报:有没有料到微博会造成这么大反响?现在的工作生活有压力吗?

  冯玮:确实没有想到,当时只是因为对某些学校破坏招生的秩序,强行捆绑考生的做法非常愤怒。对我生活而言并没有什么压力,反正我说的都是事实,要找我理论的就请拿出证据。

  广州日报:有人问过您这么高调有没有什么目的?

  冯玮:确实有人问过,这个样子图什么?其实我没什么好图的。招生这工作没有任何利益,不然这差事早就要被人抢了。但现实是每年这个时候都没有多少老师愿意去做,学校也从来不会指定谁去,都是把任务分摊到各院系,由各院系自己找人解决。

  广州日报:有人说您是想博出名?

  冯玮:这种说法是否很荒唐?没什么好去回应的。

  广州日报:您所负责的湖北地区是不是某些名校抢生源的主要目标?这种现象是否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比较好一些?

  冯玮:沿海发达地区这种情况几乎很少,可能也是因为这些地方集中了大量好学校,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

  广州日报:这一次刺破“北清神话”这个气球的是您,一个复旦大学的招生老师,是必然还是偶然?

  冯玮:有偶然但更有必然。就像我刚刚说的,打一开始就没想到我的微博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但更重要的是,北清两校这种对优质生源的高度垄断,也确实只有复旦老师会有深切感受。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和北大或者清华的招生对象都有交集,一般是首尾相连,就会产生矛盾,我也没想到这个矛盾会由我第一个提出来。 文/图 本报驻上海记者 贺涵甫、周裕妩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