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往往被喻为“大战”。近日,这场大战再起硝烟。复旦大学称有人假冒该校老师欺骗考生修改志愿,更有教师在微博上直指“李鬼”来自上海交大。上海交大则紧急回应,称不存在上述行为。
且不论真相如何、谁是谁非,这样的过招,在某种程度上折射高校招生时争夺优质生源的乱象,这种现象从自主招生的“北约”、“华约”抱团“掐尖”也可见一斑。高分考生作为“稀缺资源”,屡屡让各高校费尽心机。
的确,优质生源是决定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考生更应该有自主选择权,高校应凭自身影响力吸引人,而不是用别的什么手段,如果罔顾规则甚至触犯法律,则不仅损及学校声誉,更会给学生留下令人失望的“第一课”。
乱象产生,源于招生已成一些高校的“面子工程”。比拼状元数,比拼分数线……一旦生源被看成衡量高校实力的重要标准,学校下任务、定指标、许重奖,承受巨大压力的招生工作出现无序竞争,也就在所难免。从一些高校为提高分数线只设一个招生计划,到一校猛打另一校招生热线致使线路繁忙,各种奇招、怪招迭出,便是明证。
一些情况值得注意:招生的过程和结果表面上公开透明,但是招生人员“私下”的活动包括动用各种关系进行的种种许诺、游说等却始终暗潮涌动。而对于高考招生,缺少法规细则引导规范,也没有相关罚则让“越轨者”止步。既有重重压力,又有规则缺失,不正当竞争怎能不愈演愈烈?
实际上,“生源掐尖”只是“分数崇拜”的延续。高分不等于优质,招收的高分考生多也不等于学校一流。这样的常识,我们已经讨论了很多年,却还是难成共识。这当中,有选材标准单一的原因,有评价体制不够合理的原因,也有高校自身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原因。
如果把高校招生看成基础教育的终点,高招掐尖过后则会反馈到基础教育的整个过程,“分数至上”、“应试为先”的魅影将难以挥去。而如果把高校招生看成高等教育的起点,那么,这样极端功利化竞争也会影响到高校的教育方向,让一些学生从一开始就曲解了成功的含义。
一切以优质生源为先,这样的认识本身佐证了对于教育结果的功利化评判和对于教育本质的功利化认知。从“被就业”牵扯出的高校就业率造假,到各种大学排行榜背后的利益链条,再到号称“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的教授,这种种事件,与招生乱象一样,都反映着我们身边的教育正一步步向功利化迈进。
大学应该是创造社会理想的地方。当津津乐道于“分数线”、“状元数”,当为了“掐尖”而不惜掐架时,高校不妨问一问自己:我们的社会,究竟需要怎样的大学?说到底,高校追求的不应是“分数化政绩”,而应是文化传薪人、社会守望者的使命和责任。(姜赟)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