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高分考生缘何青睐港校?
香港高校内地招生录取近日结束,仅香港大学就录取了17名内地高考状元,包括北京4名状元在内的多位状元放弃北大等内地一流大学而选择就读香港高校。这些消息再次引起人们对香港高校的关注。内地高校与香港高校相比,孰优孰劣?它们各自的优势有哪些?香港高校有哪些方面值得内地高校借鉴?
大批内地状元弃内地名校赴香港高校
据香港大学中国事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校共录取17名内地高考状元,光省级状元数量就比去年多出近一倍。11名省级状元中除了4名来自北京外,其余的分别来自上海、广东、湖南、云南、安徽、西藏等地。今年港大首次在西藏等六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5名左右的学生。这17位状元几乎全部拿到了每年16万港币的奖学金。
除了3名北京文科状元放弃北大而选择港大外,北京理科状元梁思齐在三所港校和北大之间,最终选择去香港科技大学就读,并获得56万港币的全额奖学金。至此,北京4名高考状元今年全部被港校录取。
选择港大的北京文科状元、北京四中考生梁倩说,去香港的主要原因并非奖学金,而是希望能多了解香港,尝试不一样的教育体制。她认为,香港高校更加开放和自由,更加国际化。
专家认为,港校整体办学实力强于内地高校
梁倩的老师、北京四中高三年级主任叶长军认为,与内地高校相比,香港高校在课程设置、授课理念、学习氛围、外语环境等方面都有优势,其课程设置更加前沿,更加贴近社会需求。对于工薪家庭来说,港校提供的高额奖学金也是考虑的重要因素。
香港大学中国事务处黄依倩介绍,香港采用的是英国的教学体制,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和开放视野的教育导向,为香港高校赢得了世界的认同。
教育专家、北京城市学院院长刘林说,从整体办学实力来看,香港高校确实是排在亚洲一流大学的前列,北大、清华等内地一流大学与其相比,尚有差距。这点从国际上各种大学排行榜即可看出,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几所主要港校的排名一般情况下都排在北大、清华的前面。香港还是亚洲教育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与国际接轨程度高可为学生今后的出国深造等打好基础。此外,港校的高额奖学金制度也使其在延揽一流教师和生源方面具有优势。
同时,刘林认为,与港校相比,内地高校也有自己的优势,即更能体现中国特色。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就业和发展机会多。随着中国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教育国际化趋势中将包含更多的中国因素,在这方面,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内地高校将具有更多的优势。
多位教育专家提出,港校是全英文授课,对学生学习的自律要求也很高,每年都有内地学生因无法适应港校而选择休学或被学校退学。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内地学生都适合去港校,同时,也不是香港所有的高校、所有的学科都比内地高校强。内地学生应根据个人的专业方向、兴趣爱好、长远规划等实际情况在内地高校和香港高校中作出选择。
专家呼吁借鉴港校经验,加快内地高教改革
多位教育专家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尖端人才,如今优质生源纷纷“外流”,应引起高度重视。在全球化竞争的压力下,内地高招乃至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应该加快。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指出,内地高招制度应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一是实行平行志愿,保障学生的选择权;二是增加统考次数,打破“一次高考定终身”;三是规范自主招生高校的面试。
据了解,香港的高校都是“宽进严出”,对于不合格的学生,他们会劝退。对于毕业生,会进行专门的就业指导,尤其是技能方面的培训,以使他们尽快地适应社会。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在内地现行高招制度下,一名学生只要拿到录取通知书,不出意外都能顺利毕业。这种制度决定了高校竞争注重招生环节,因而,内地高校普遍存在“重选拔、轻培养”的倾向,这与西方高校“宽进严出”的做法恰恰相反。
他建议,内地高招制度改革也应体现“宽进严出”的教育理念,降低“入口”门槛,提高“出口”标准,这样才能促使大学更加注重提升教育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使高校竞争回归良性的轨道。
此外,熊丙奇提出,应真正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也就是自主办学,让大学自主招生、自主设置专业、自主进行学术研究、自主进行国际交往等等,才能真正让我们的高等教育在竞争之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得到不断发展。(记者 李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