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国际教育展学生家长趋少 中介搅局致商业味渐浓

2011年07月25日 08:4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前不久,在号称北京规模最大、有400多所国外高校和教育机构参展的一次国际教育展上,特地从山东赶来观展的老杨夫妇小心翼翼,亦步亦趋。

  “抱着很大希望来的,现在恐怕要失望而归了。”老杨说。这次观展,老杨夫妇是为女儿找“出路”:她即将结束在英国的本科学习,希望到美国申请读经济类的研究生。3个小时逛下来,手里拎了、肩上背了三四斤重的材料,老杨夫妇却连一所满意的学校都没有找到。

  老杨责怪展厅里的中介太多、太烦人,夫人则抱怨没有“叫得响的好学校”来参展。而一个自称是美国排名前十的高校校方代表递上名片,开价3万元,承诺“肯定能给你女儿申请上”。

  3小时的教育展之行给老杨留下最深的感受就是“一步一个坑”,“中介太多,陷阱太多。”

  中国青年报记者粗略数了一下,此次参展的400多个机构中,有近60个中方机构,这些机构包括留学中介、国际学校、保险公司、银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

  有趣的是,该项国际教育展很少向外界公布其历年的观展人数,唯有2006年有报道称突破3万人参观,称“创6年之最”。参展院校却在减少,2009年主办方对外宣称的参展院校超过500所,去年减少为400多所,今年依旧400多所。

  一名在留学中介行业工作近10年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每年3月、6月、10月必去的几大教育展已现“颓势”,“来参观的学生、家长越来越少,发传单、找合作的中介越来越多。”

  一眼望去,尽是中介和收废品的阿姨,谁还愿意来

  每次到教育展上去“摆摊”,留学顾问小白(化名)总是很纠结,“想不去吧,可其他中介都去了,我们不去就好像这个中介消失了一样;想去吧,其实就是浪费时间、浪费钱。”

  就拿今年3月的一次教育展来说,整整两天展会时间,他接待的咨询者中有一半以上都是来跟他交换名片、寻求合作的,“学生、家长越来越少。”

  张先生是某国外高校中国项目代表,这两年来,他也有同样的感觉,“我直观感觉人数没有往年多,可能是家长和学生在出国留学方面更趋理性。”

  小白则认为,一些“浑水摸鱼”者的出现,给教育展带来“致命的”打击。

  比如,一些没有资质、不被允许参展的中介工作人员直接买票进场,占据暂时无人的国外高校展位,冒充“校方代理”行骗;一些本身就有展位、有资质的所谓“名牌”中介,花上每人每天几十元的费用雇大学生在展厅里到处散发传单,举着广告牌在人流中穿梭;还有很多中老年妇女,手持巨大的购物袋,四处搜罗散落在地上、甚至展台上摆放的宣传资料。

  下午3点多在中国机构展区还能见到四处散落的白色午餐盒,一位正在收集塑料瓶、资料和午餐盒的阿姨说,如果明年有展会,她还会来,在这里一下午能收到二三十斤东西,“这种纸卖得贵,而且分量重。”

  小白最受不了的就是上述所说的糟糕环境,“我是中介,我都受不了,何况来参观的人?”他觉得,这种环境直接拉低了国际教育展的档次,“一眼望去,尽是骗人的中介和收废品的阿姨,谁还愿意来?”

  按道理,展会保安应该负责维持展会秩序。而实际情况是,小白不止一次地见到保安对待“浑水摸鱼”者截然不同的态度,“在同一个地方发传单的有五六个人,他只驱赶其中一个。被驱赶的只是极少数。”

  在各大中介火拼的情况下,一些“豁不出去”的参展商唯有甘当“绿叶”。

  网友“Lily”实时“转播”了自家中介公司的“凄惨”状况,附图一张——蓝色的广告牌静悄悄地缩在一个角落里,等待家长咨询。

  而在多次到国际教育展参观、考察后,某外国高校中国代表处代表干脆决定不再参加教育展,“教育展带来了什么? 我们一直考虑参加教育展,但是学校不同意,说收效不大,而且大部分被国内大中介霸占,我们无非是绿叶。”

  “大型教育展太乱了,很少能联系上学生。我们的生源大多都来自学生直接申请,还有的是通过中介办的教育展联系的。”英国某知名高校驻中国代表处总代表关天(化名)对最近参加的几次大型综合性教育展颇有微词,“商业味儿太浓,中介太多,就降低了格调。”

  教育展的热门词汇“双录取”成了中介“骗案”的高发区

  在教育展现场,中国青年报记者不止一次地听到“双录取”三个字。某中介公司美加留学部的总监马先生表示,即使没有托福、雅思等英语成绩,也能通过“双录取”方式“弄进”美国名校,“高中三年各科平均成绩80分以上”的入学标准还可以“做出来”。

  “双录取”是指国外高校针对无语言成绩的学生发出两份录取通知书:一份是该校的语言中心录取通知书,另一份是该校的本科有条件录取通知书。学生入学后,先进入语言中心学习英语,语言过关后,无须另行申请,可以直接进入大学本科学习。

  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双录取往往成为中介“骗案”的高发区。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留学中介纠纷中,有近一半都与“双录取”有关。

  江西南昌的古月(化名)这两天就在为女儿在美国某高校的“双录取”问题发愁。为了防止受骗,他特意到北京找了一家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所谓有资质,就是在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公布的《已领取资格认定书的自费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中,这家中介机构榜上有名。古先生花了1.5万元为女儿办了“双录取”,收到的录取通知书上却只写了“赴某高校就读语言”等内容,丝毫未提专业录取事宜。

  不是“双录”,就意味着女儿在美国读语言就只是“读语言”而已,“等于没有被这所学校录取。读完语言,还是要自己申请入学。”

  古月事后向这所美国高校中国办公室求证,被对方告知该校研究生阶段根本不存在“双录取”政策,“中介明明跟我说的是‘双录’,摆明了骗人。”

  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一些无良中介会以“名校”为诱饵“钓鱼上钩”。许多家长在误把“读语言”当“双录取”的情况下,把孩子送出国之后无力维权。

  就在不久前举办的教育展上,留学顾问小白就遇到了这么一位家长。

  “雅思4.5分,高考成绩不到三本线,点名要上美国排名前十的高校。”小白当即就回绝了这位家长,“成绩太差了,根本申请不下来。”

  一小时后,这位家长又“杀”了回来,点名批评小白“能力太差”,他在另一家知名中介的展台得到了满意的回复,对方认为他儿子的成绩可以过关,念“双录取”。

  小白见识过不少被“双录取”的学生,少则念上八九个月的语言,多则两三年。颇为讽刺的是,一些情况下,即使校方出具了“语言+专业”两张通知书,那也仅仅是为了迎合“签证需要”。更多时候,学生在念完语言后,还得重新申请入学念专业课。

  这也正是“双录取”相关纠纷频发的主要原因。

  “很多学生在念了一段时间语言后会感觉被中介、被学校骗了,其实也有他们自身的原因。”小白说,留学中介行业确实有一些人故意混淆“双录取”概念,那正是利用了一些学生“成绩不好,却想上国外名校”的心理,“留学前,你应该先想想,自己在国内都上不了好学校,国外那些世界顶尖的学校为什么要你?”本报记者 王烨捷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