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刊发《暑假生活=打理“庄园”“织围脖”?》一文后,不少读者和专家纷纷发邮件积极参与讨论。其中,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等专家认为,别把孩子当成罐头里的“沙丁鱼”,对于社交网站这一新鲜事物,家长别急着说“不”,孩子不可能在真空的环境下成长,关键看如何引导。
独生子女希望被关注
社交网站为何会在青少年群体中风靡?读者韩女士说,目前的中小学生群体是网络一代,是在互联网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一直在吸收和接受网络新鲜事物。“社交类网站形式新颖,有游戏、信息、照片、视频、音乐甚至3D动画等,改变了单一的文字信息模式,很符合习惯‘读图’的中小学生的胃口。”
“孩子们在网站上互动做游戏,发表观点,正反映了他们希望被关注的心理。”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于海教授说,现在的独生子女一代普遍希望展现自我,被人关注、认可。而一些社交网站恰恰提供了这种环境,使他们获得充分的话语权。“由于大多数参与者都是同学,网络环境显得比较真实,也可以消除独生子女的孤独感。”
还有一些读者认为,中小学生暑期泡社交网站,实际上也折射出他们生活的单调枯燥。读者吴路说,孩子不喜欢独处,而现在的居住环境不同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邻里之间经常串门,小孩子从来不缺玩伴,而社交网站正好给这些“笼中之鸟”创造了一个交往的环境。
不要轻易扣上沉迷“帽子”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会不会沉迷于社交网站,从而引发另一种网瘾?心理专家指出,其实不必一逢网络事物必谈沉迷,也别轻易给孩子“扣帽子”。国家心理咨询师、网络成瘾问题研究者何日辉说,诊断是否患有“虚拟社交依赖症”,须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第一,至少要表现出由于沉迷网络社交游戏而导致出现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或神经衰弱等症状;第二,表现出来的症状已经影响到个体的社会交往功能;第三,前面两点的表现和行为至少要有三个月。
市教科院家庭教育专家乐善耀说,这是一个网络化时代,孩子们无法彻底与网络隔绝,对待社交网站仅用“堵”并不合适,关键是合理安排使用电脑时间。现在不少儿童社交网站引入“防沉迷”设置,家长也可以此为灵感,和孩子商议制订“上网契约”。一些儿童社交网站也有规定:晚上24点至早上6点关闭服务器;设定每个孩子的连续上网时限为45分钟,定时提醒运动一下;孩子们每天连续在线两个小时,就不能获得“摩尔豆”(一种虚拟的奖励),游戏速度也会变慢等。
乐善耀建议,家长可每周规定一定的上网时间,超过了这个时间限制,孩子要受到相应处罚,以此建立起“上网需节制”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顾骏认为,如果家长将孩子的暑假生活安排得丰富些,不只是弹钢琴、学画画等,还可以让他们参加夏令营、社区活动,安排周末郊游等,这样,压缩了孩子在网上消磨的时间,他们对于社交网站的依赖程度就会降低。
不妨当作亲子沟通新方式
“番茄妈妈”许铭认为,无论何时,家长和孩子应该建立共同的语言环境,不妨将社交网站、微博等当作亲子沟通的新方式。许铭说,孩子沉迷于某样事物,其实源于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断档”。孩子喜爱玩社交网站,起初都会兴奋地和家长讨论,如果家长表现得很反感,或者拒绝倾听,则会给他们传递“父母不愿了解自己”的信号。等到孩子再深陷其中时,就会对教导和制止产生抵触和抗拒情绪,不愿意再作交流。“最好的办法是一开始就介入,家长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有了共同语言,就有了交流基础,家长也可以了解孩子的动向,及时纠正。”
于海教授建议,家长与孩子的网络沟通别太“刻意”。有的家长因为孩子申请了微博,自己也去申请,结果关注对象中只有一人——自己的孩子。孩子觉察出来以后,会表现得很反感,认为父母其实是在监视自己。家长可以通过微博与孩子分享新鲜信息,通过社交网站与孩子一起建设“庄园”,也可以参与、评论孩子在网站发起的话题等,让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无间。(记者 彭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