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声]
◎在我爷爷的时代,没有书本,没有笔;在我爸爸的时代,只有小黑板;在我们的时代,只要走进计算机教室,就走出了高山峻岭……
◎收入不公影响一时,教育不公影响一世。
◎择校现象古已有之,从“孟母三迁”择邻而居至今天择校而居,其本意一致,都是为了孩子。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老师,就是一个好班级。
标准动态调整。近年来,国家多次提高标准,并对高校助学金资助标准动态调整进行了探索。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高校国家助学金标准从年生均2000元提高到3000元;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其生活费补助标准每人每天提高1元。今后,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标准。
动员社会力量。长期以来,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得起学、不辍学,社会力量功不可没。如“希望工程”,截至2009年募集资金超过56亿元,援建希望小学1.59万多所,资助失学孩子340多万名。要继续弘扬崇文重教、扶弱济贫的风气,完善各项引导激励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关心教育、帮助困难家庭学生。
[专家点评]
资助渠道还需要拓展
储朝晖(中央教科所研究员):目前,资助体系还无法完全满足贫困生增长的需求。除了政府继续适当加大资助力度外,对贫困生的资助渠道还需要拓展。比如,可以搭建用人企业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双方签订意向性就业协议,使贫困生有机会接受企业资助。
实现教育公平,是全国亿万家庭的共同心愿,是党和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可以预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加快,教育公平的阳光将普照每一枝祖国的花朵,温暖每一个学子的心灵。
[相关链接]
1.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0年9月9日。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民日报》2010年7月30日。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