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小升初”择校热普遍存在 被质疑制度设计不合理(3)

2011年08月31日 09:36 来源:山西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学校:资源配置落差大

  为了避免“小升初”学生多选和交叉择校现象的发生,根据太原市教育局“公办不择校,择校到民办”原则,未经批准,任何学校不得提前招生和举行招生考试。按照太原市教育局安排,由民办学校先行招生。据了解,截至8月1日,民办学校的招生工作已基本结束。其余学生由太原市教育局根据“小升初”的分配原则,就近、划片、分配入学。

  8月26日,是所有公办、民办初一新生的报到日,报到后,为了均衡分班,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入学摸底测试。

  记者在当天的走访中发现一个怪现象,几所资源相对差的薄弱学校,新生报到人数流失严重,许多本已拿到该校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并没有到所在的学校报到,有的学校报到人数只占到分配名额的60%。按常理分析,民办学校先行招生,这种情况是不应该发生的。按照政策规定,任何学校是不容许再接收拿到其他学校录取通知书的学生。

  采访中,几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校长无奈地告诉记者,由于校际间资源配置落差大,学生家长不惜花巨资择校,导致普通学校生源严重缺失,造成公办学校资源的极大浪费。

  几位校长质疑:是谁在违规接收这些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学生?

  林祥认为,择校热的背后推手,其实是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我国的教育投资模式,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在这种模式下,教育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财政实力和投入比例。从财政实力看,不要说东西部、城乡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差异,即使是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同一个县的不同乡镇,也有明显的差别。还有一种情况是特色学校“优先”,哪个学校办得好,得到的政府支持就越多;优秀教师“优先”,哪个教师水平高,就把哪个老师“拨”到重点学校去,以前靠行政调动,现在靠市场经济高薪吸引。表面上看,这种教育走向,似乎有利于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充满了竞争精神,易于吸收精英人才,但它却与义务教育的普惠性要求背道而驰,导致了孩子择校间

  “人往高处走”、家长陪读“孔雀东南飞”现象,加剧了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现。(记者 庞雪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慧】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