兑现“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北京有关方面还有不少细致的工作需要做
自6月中旬以来,北京陆续关闭拆迁24所打工子弟学校,涉及学生1.4万人。每个孩子背后,都站着一个外来务工者家庭,这些孩子的安置问题,受到舆论普遍关注。对此,北京市教育部门郑重承诺,“一个都不能少”,绝不让一个孩子因拆迁并校而失学。
这样的表态让人松了一口气。按照各区县的分流措施,这些孩子将被就近安置到公立学校,或者分流到符合办学条件的民办学校。与原来简陋的打工子弟学校相比,外来孩子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条件,收费也能便宜不少,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事实上,列入关停名单的打工子弟学校,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办学条件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或者租房合同到期等。有些问题一时确实无法解决,按规定应在关停之列。如果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妥善安置,一来外来务工者孩子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条件,不用继续待在有隐患的校园,不用再和城里孩子隔绝;二来,随着城市适龄孩子减少,现有公办教育资源,完全有条件接纳更多的外来务工者孩子。尤其是一些非名校,虽然条件比打工子弟学校要好很多,但已经面临“招不满”的问题,接收外来孩子,也有现实需求。这样看来,这还是一件“双赢”的事。
然而,目前各学校已经陆续开学,“一个都不能少”,似乎并没有那么容易实现。记者调查显示,学校被关停拆迁之后,不少孩子被父母送回老家读书;在通州区,还有200多名孩子分流遇阻,入学面临一系列门槛,要“五证”俱全,要参加考试,家长还被索要3000至1万元不等的赞助费。(据《京华时报》《新京报》报道)
开学在即,看到被分流的孩子在新校园里拿到新书露出笑脸,是最让人欣慰的。但不要忽略那些分流遇阻或者回乡留守的孩子。出现这些变数,原因很复杂,但至少说明,关停前的安置工作并没有做到位。这一部分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家长不了解义务教育政策,宁肯选择收费并不低的民办学校;但更重要的是,就近入读公立学校并没有那么容易:有的学校设置了“五证”的门槛,有的设置筛选性考试,有的要交不菲的借读费。但囿于客观条件和现实规章制度,部分务工人员很难办齐“五证”,而且,孩子有学上之后,还要面临每天上学是否方便、能否融入新集体等实际问题。
针对眼前最困难的“五证”问题,一些区县作出规定,可以暂不强制要求,先入学再说;但个别区县认为,无条件入学,那只是针对拆迁地区的政策,当地不存在拆迁问题,只是关闭办学条件不达标的学校,因此并不适用。关停不符合办学条件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学校,确有必要,也符合有关规定,但不应忽视孩子的实际需求。不管是出于拆迁需要,还是关闭非法学校,孩子都是无辜的,保障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更重要。
哪怕是出于商业目的的拆迁,按法律精神也要先谈好补偿,做好安置工作才能拆。更何况,这里还涉及这么多孩子,涉及不可剥夺的受教育权。为了证明关闭非法学校确实是为了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水平,就更要把安置分流学生的工作,放在关停拆除学校之前。北京有40多万外来务工者的孩子,每个孩子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妥善解决他们的上学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
解决打工子弟的教育问题,不能有甩包袱的想法,通过关闭学校让他们退回老家,成为留守儿童,甚至失学,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兑现“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北京有关方面还有不少细致的工作需要做。
最好是,对打工子弟学校在规范强拆之前,有统一的安排措施。在这方面,上海已经有成功模式。主要做法是,关闭不符合条件的打工子弟学校,部分学生就近安排进公立学校;对符合条件的学校,以政府“购买学位”的方式增加投入。通过这些办法,逐步实现学生不分户籍的平等投入。
同样是外来人口集中的超大城市,上海的经验值得借鉴。事实证明,解决外地孩子义务教育所需的投入,政府财力是能够承受的,并且从长远看,对本地人也是有好处的。因为,通过这些不该节省的投入,不仅保障了孩子平等的受教育权,也为全体市民提供了“稳定”这一公共产品。以生均投入的平等,引导生源合理流动,推动教育资源的均等化,才能从根本上确保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丁永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