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等地出现疯狂盗采,不仅破坏了国内稀土生产秩序,而且以“白菜价”卖稀土给外国企业,使其继续掌握市场主动权,损害国家利益。
据报道,在广东潮汕地区,稀土矿藏遭遇疯狂盗采,致使山体被毁坏,河流被污染,当地百姓深受其害,自发捣毁了十多个非法采矿点。
当地非法开采之所以泛滥成灾,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暴利的冲刷,由于国家提高准入门槛,实行保护性限产,导致稀土出口价格猛涨,今年5月份以来,主要稀土价格水平涨幅已经超过三倍,催生出巨大的利益诱惑。
二是监管的失守。从目前看,疯狂盗采长达半年之久无人问津,当地森林公安分局政委“出事”的导火索是非法开采稀土,矿主自陈非法采矿需得到主管部门同意,部分官员是“保护伞”甚至“老板”,这些迹象和线索,说明开采乱象的背后,很可能存在权钱联手开发的黑幕。
事实上,潮汕的问题并非个案。近段时间以来,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陆续曝光了非法开采的事件,而北方稀土矿区也出现了新的盗采、倒卖方式。在国家加大稀土资源保护力度,工信部等六部委联合开展打击盗采专项整治的背景下,这样的“反弹”值得高度警惕。
一直以来,“滥采”与“贱卖”是中国稀土资源遭遇的双重困境,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滥采”为“贱卖”提供了大量廉价资源,“贱卖”导致不合理定价机制更加畸形,反过来又加剧了“滥采”之风盛行。正因为如此,国家近年来打响的“稀土保卫战”——内治滥采风,外争议价权,从资源保护和价格合理两个层面推进稀土行业的科学发展。
然而,从目前政策实施来看,整顿和管控有利于优化稀土生产,但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上游企业的整合尚需时日,因此短期内也会造成需求缺口。再者,中国稀土供应量占全球的95%以上,国际需求一直很旺盛。凡此种种,无不推高稀土价格,使之成为市场上的“疯狂的石头”,巨额利润无疑将驱使一些人铤而走险,像潮汕等地出现疯狂盗采现象就是一个例证。不仅破坏了国内稀土生产秩序,而且以“白菜价”卖稀土给外国企业,使其继续掌握市场主动权,损害国家利益。
因此,如果任由非法盗采继续泛滥,“稀土保卫战”的铁拳难免落空,政策效力将会被消解。形势严峻,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更应明确责任,加强配合联动,形成监管合力,从规范市场、常态监控、失职问责、打击腐败等多个层面,铲除“盗采风”赖以存在的社会土壤。(特约评论员 李力言)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