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吃得有滋有味。
新学期第一天,普安县龙吟镇新华、吟塘、吟路、石古、丫口、民族希望小学等6所小学的2341名农村孩子,结束了中午饿肚子的历史,免费吃上了由贵州日报报业集团、杭州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发起的“普安小学爱心午餐”。
现场
最后一粒饭也要扒进嘴里
丫口小学一年级排队打饭的同学中,有个孩子冲着食堂工作人员递过来的鸡蛋摆手,表示不想要。贵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霍邢平马上接过来,递到孩子的手里,拍着他瘦小的肩膀慈爱地说:“要吃鸡蛋,有营养!”
另一个留着小平头,穿着对襟红花套装的小朋友一失手,鸡蛋骨碌碌滚到餐桶下面去了。小朋友迅速钻下去,把带壳的鸡蛋捡起来,紧紧地攒在手里,捧着打好饭菜的一大碗饭,乐颠颠地往教室跑。
记者跟着这个小朋友跑了几层楼,问:“你是弟弟还是妹妹?”小朋友害羞地不吭声。旁边的老师笑着说:“是妹妹!”原来,这个7岁的女孩名叫刘江湖,是一年级新生。跑回自己的座位,她先尝了一口花菜炒肉,抿着嘴乐了,快速地把手里的鸡蛋壳剥掉,大口大口地咬,连略有点脏的小手差一点也塞进嘴里了。
记者刘婷婷正拍着照片,突然大叫起来“天!这个小姑娘好瘦啊!”这个8岁了才读一年级的小女孩叫张飞燕,住在邓民坡(音),从家里走到学校要花2个小时,她当天早上没有吃东西就出发了,现在感到头昏,吃不下饭,正趴在课桌上。早上出门早,山里凉,这么热的天她还穿着长袖衣服,袖口露出的小手瘦骨嶙峋。
陪餐的老师介绍说,她的父母都是农民,家庭很困难,她是老三,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哥哥脑子不好使,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大姐早早地出嫁了。
老师守在张飞燕旁边,让她休息一会儿,鼓励她一定要吃点东西,因为下午放学回家还要走两小时山路呢。
在走廊上,记者碰到一个包着白色苗帕的老奶奶,正抱着小孙子站在一年级教室的窗外往里望。老奶奶名叫席定芬(音),听说丫口小学有不花钱的午饭,便赶来看热闹。孙子今年5岁,叫王志远,在丫口小学的学前班读书,看见奶奶就撒娇地要奶奶抱。他的两个姐姐也在这个学校,一个读一年级,一个读三年级。
学前班的孩子们要等到六年级的学生帮他们打饭端上来,小志远看着大哥哥大姐姐们吃得那么香,口水已经流到嘴边了。
贵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姚远端着饭碗来到五年级的教室,和同学们一块坐在教室里吃爱心午餐,他一边吃饭,一边和学生拉着家常:“你住在哪里?每天上学要走多久?经常吃鸡蛋吗?今天的菜好不好吃啊?”
丫口小学在操场一侧放了一个蓝色的大塑料桶,给孩子们倒剩饭菜,记者留心看了一下,午餐结束,塑料桶里只铺了薄薄的一层。起初,工作人员还在担心给一年级的小朋友饭打多了。记者统计了一下,一年级只有3个小朋友剩了一点点饭。绝大多数小朋友都把碗里的最后一粒米饭扒进嘴里,才满足地用袖口擦一擦嘴。
同学们吃了饭,很自觉地来到操场边,打开水龙头简单冲洗一下碗和勺子,然后整整齐齐地放在用于搜集餐具的大盆子里面。这些餐具经过食堂工作人员清洗以后,将放进消毒柜里。
饱餐一顿之后的时光是惬意的,等着上课的孩子们再也不用像以往那样流清口水了,再也不用啃冷土豆喝自来水,也不用花5毛钱买没有产地的薯片、水果糖充饥了,他们有的跳橡皮筋,有的在操场上追逐玩耍,脸上无一例外,都挂满了笑容。
大厨
个个都有一手好厨艺
在丫口小学食堂,穿着雪白工作服,戴着白帽子的3个工作人员,正在给排队的孩子们打饭。她们是41岁的杨招美、34岁的廖仕琴和25岁的杨英萍。
在她们胸前,都挂着普安县卫生局疾控中心颁发的“上岗证”。
平时,她们在家做饭的手艺不错,被学校请来当爱心食堂的大厨。
为了准备开餐,她们既需要熟悉农村从没用过的新式灶具———电、气(液化气)两用的蒸锅、电炒锅。又要严格按照要求做好食品留样、成本核算、卫生保洁等工作。
9月1日第一天开餐,她们从早上6点多一直忙到中午一点多,等到最后一个娃娃打完饭,才开始犒劳自己早已咕咕叫的肠胃。
在石古小学,记者看到,一个肩上搭着块毛巾,十分精干的老师傅,正在起劲地翻炒,锅里的红烧肉肥瘦相间,呈酱红色,正滋啦啦地冒油。
一打听才知道,老师傅叫王礼文,今年54岁,是小学附近文毕村出了名的大师傅,哪家有个红白喜事,都会请他帮忙掌勺,做个百把号人的流水席,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