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聚焦乡村教师群体:曾放弃高薪 教学环境非常艰苦(2)

2011年09月09日 08:52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支教乡村,无悔人生

  几年前毕业选择下乡支教时,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我还没毕业就被一家大企业相中,开出的起薪不低,转正后更是不菲。依此来发展,前途和“钱途”都比下乡支教要好很多。所以当我选择下乡支教时,父母直斥我不成器,女友更是和我分了手。但我不怪他们,父母到底是为了我将来能生活得更好,而我下乡支教后,也确实给不了女友想要的依偎和倚靠。

  我选择下乡支教,既不是冲动,也不是图“体验”,而是实实在在的还愿。我生在农村,一帮孩子挤在破旧简陋的村小学,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但我敬爱的方老师却一直默默坚守着,在他的悉心教导下,我努力学习,最终考上了大学。方老师的背影,成了我心中永恒的灯塔。

  我本乡下来,再回乡下去。所以,到乡下支教,我并不需要格外的适应和吃苦,需要做的只是用学得的知识和不断提升的教学能力为孩子们搭建好求知的桥梁。所幸我带的几个毕业班均有不错的升学成绩。当共同收获着喜悦,望着孩子们以及他们的父母的笑脸,我的心中总是无限欣慰和感慨。

  一晃几年过去,我的内心更加平静。我如今的梦伟大而平凡,就是希望能够以己之力,让身处穷乡僻壤的孩子求知路走得更顺畅,让他们更有能力去奉献社会、实现自我。这,我就知足了。

  支教乡村,无悔人生。(重庆市垫江县三溪镇双龙村 张玉宝)

  奉献我全部的爱

  我是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对农村的教育有着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由于对教师的向往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我选择了一所师范院校就读。我深知家乡教育事业的薄弱,2007年毕业后,我毅然决然回到了家乡的一所农村小学,也是我的母校——八里小学。这所学校有100多名学生,7名教师。

  这里的教学环境是非常艰苦的。刚到学校报到的时候,我发现这里的教室和课桌椅竟然还是我上学时用过的,早已破烂不堪;黑板上的漆已经快掉光了,写上去的字迹模糊不清。图书少得可怜,只有300多本,也都非常破旧,更谈不上什么电脑室、语音室。因为离家远,老师们都是带饭到学校热着吃。

  一名教师往往身兼数职,既要教语文、数学,又要教体育、美术。就连校园的环境,也都是师生共同管理,每年开学第一天都是老师带着学生共同拔草,这样的传统已经延续几十年了。

  农村的条件虽然艰苦,可孩子们却比城里孩子更加勤奋刻苦。课堂上他们听课是那么凝神专注,从眼神中,我能读出他们对知识强烈的渴求。课下他们也很少玩耍,大都在背书、看书,或是到办公室请教问题。由于图书少,孩子们总是不放过每一本他们接触到的书籍。这里的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除了要搞好学习外,回到家还要做家务,可他们一点也不觉得苦,仍然学得那么认真,那么刻苦,实在是令我钦佩。

  尽管在这里教书各方面都比城里差一截,可孩子们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弥补这一切。教师节,孩子们会从家里或路边采一些花儿,在卡片上写上祝福的话送给老师,偶尔也会摘些桃子、枣子等水果,悄悄放到老师的办公桌上。每逢此时,我就特别感动:有什么理由不奉献我的一切,有什么理由不把他们教好?

  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精心培育下一天天成长,我对自己选择乡村教育无怨无悔,对于未来,我会继续奉献我全部的爱——给这里的教育事业,给这里的孩子们,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八里小学 赵俊)

  支教,一段洒满阳光的日子

  2011年3月,我作为一名支教生在新疆阿克苏沙雅县红旗镇依力尕尔小学度过了为期四个月的支教生活。我,一个基本不懂维吾尔语的汉族女孩,初到维吾尔族人口居多数的陌生地方,怀揣一丝期待、一丝兴奋,当然也带着一丝忐忑。然而,从开始的授课时交流困难,到和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进行很好的互动,这些维吾尔族孩子们总能深深打动我。

  第一次生病,没有在家时父母的关心、朋友的陪伴,并且是在一个条件较艰苦、语言沟通不便的地方,心里颇有些凄凉。好在前几节课教授课文《在医院里》时,教会了孩子们什么是感冒、咳嗽、吃药以及生病很难受,于是当天的汉语课从孩子们要求我唱歌变成了他们给我唱歌,并且有的孩子课后从家中给我带来了治疗感冒的偏方,我真的很感动。

  下班后一个人在宿舍,刚觉得孤单了,就冲进来一群孩子嚷嚷着要玩游戏,倒也热闹得很。坐在椅子上看他们嘻嘻哈哈地做游戏,会产生一种比家还温馨的感觉。

  开始有杏子的季节,托孩子们的福,我从没长核的硬绿蛋子到长了核却依然又绿又酸的“青春期”杏子尝了个遍,口袋里什么时候都被塞得满满的,有时候甚至感觉自己像个收租子的,收得很开心,只是“交租子”的孩子们更开心。心里装着满满的温暖和感动。我知道,在这偏远的村子里,时令水果是他们最珍贵的零食,也是全家生活的依靠。孩子们给我的不是一颗颗或青或熟的杏子,而是他们一颗颗纯净的心。

  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日子,无忧无虑,没有烦恼。从先前我指着水果告诉他们这是“水果”,到现在他们指着水果告诉我“布、咪外-七外”(维吾尔语“水果”的谐音),我真的喜欢这一切。

  支教的时光,和孩子们一同成长,记录着他们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聆听着生命沉淀的悠然乐章。支教的日子,他们感谢我为他们圆梦,其实我更感谢他们。他们的奋发进取、纯真质朴、热情善良,让我的人生中拥有了如此珍贵的印记,让我无数次为之动容。这段生命中纯净、洒满阳光的日子,我将永远珍藏。(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 吕凌飞)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