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专家:性教育需分阶段规划 应建立性教育中国模式(2)

2011年09月09日 15: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性教育需要人格的升华

  国内的性教育虽然“热闹”起来,但是有一种倾向:过分强调技能,片面地以性安全为目标,而忽视性道德的教育。这样的性教育是危险的。在我看来,理想的性教育应该能够促进受教育者人格的升华。

  第一,性教育应该和美学教育相结合,把性教育升华到对美的体验,其中包括对爱情美的感受。审美观和性是相关联的,在性意识的萌芽中,孩子更容易体验到美,因而审美情趣在性教育中是很容易传达的。比如,对人体美的感受,男性雄伟的美,女性优雅的美,两性不同的美在性教育中很容易引发。再比如,在讨论爱情浪漫之美的同时,也要让青少年正确看待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爱情,以及爱情在生活中的不同表现。如果在性教育的过程中,把美学教育通过问题引申到里面去,必然是一种人格的升华。

  第二,性教育应该与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相结合。实际上,性道德问题不应当被狭隘地归结为忠贞、克制性行为。按照孔子的说法,道德有两个层次,第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性教育中,要教会男女双方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第二,“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在性道德教育方面最基本的就是要让受教育者懂得,哪些事不能做,这叫做“不作恶”;哪些事能做,但是应该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多行善。

  除了基本道德规范的教育,性教育还要和男女平等、人权教育、法制教育相结合,因为这些领域都是和性道德密切相关的。比如,要让青少年理解,性是有责任的,也是可能造成伤害的。

  第三,与快速发展的社会文化相适应,应该把文化人类学的观点,引入到性教育中。性是非常复杂的人类行为,既有生物学基础,又有强烈的文化色彩。应该借助性教育的过程,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理解人性的多样性。比如,如何正确对待同性恋问题。为青少年树立起文化人类学的基本观点,就能让他们理解性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进而也更全面的理解人性。

  建立性教育的中国模式

  除了普遍的误解之外,性教育遇到的最大的障碍就是现有的教育体制和社会风气:素质教育几乎完全被应试教育所压倒。性教育所涉及到的内容,考试不可能考,所以,学校就把这些东西都放掉了。即使是在大学阶段,美学、伦理学、法律、人类学,这些与对性的理解密切相关的学科,虽然是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素质,但是只要和学生所学的专业无关,没有谁会对这些领域给予更多的关注。可见,我们的应试教育思路,只以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核心,而忽视了素质问题,这是性教育目前所面临的根本障碍。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素质也远远不够,老师碰到了问题不知道该怎么解答。我们所规划的性教育的内容,有多少老师能够面对学生进行讲解?所带来的结果就是,老师对与性有关的很多问题应付了事,或者宣扬一些不正确的观点。

  教育部门应该对有关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进行培训,让他们学会解决那些围绕着性而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且以这些问题为导向,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升华。如果我们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全的现代人,那么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就不应该缺乏完善的性教育。

  我们目前所面临的现实是,没有一个系统的资源配置和政策制定的过程。我觉得,性教育的问题应该由教育部牵头,建立一个专门的研究和实施性教育的机制。

  在性教育中,我们并不排斥国外的经验,同时也要吸收中国文化中性道德观念的优良传统。“性欲即罪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尊女卑”等等,是中国传统性道德中的封建性糟粕;而另一方面,主张对婚姻与两性关系严肃慎重的态度;强调对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则是中国传统婚姻与性道德观的精华。

  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人们建立了一个“虚拟现实”的世界,性在虚拟和现实的世界里,都是重要的部分。性的问题不是洪水猛兽,在这样的美丽新世界里,人既要学会生存,也要学会享受。 受访者/王若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伦理委员会主任)(钱炜采访整理 实习生张晓宁对本文已有贡献)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